当前位置: 托盘 >> 托盘资源 >> 丁永平法斯顿加速柔性自动化国产
要拥抱工业4.0,第一要务应该打好上层建筑,其次来说就是要搭建柔性自动化产线,实现增产增效,并向数字化生产迈进!柔性自动化生产的特点是“多品种,小批量”。目前,我国机加工制造业柔性自动化尚处于发展的第一阶段。在众多服务商中,Fastems为助力中国企业提供了丰富的解决方案,但面临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带来的市场竞争压力,加速部分硬件模块国产化刻不容缓。
■本刊记者/蒋忻
“我从年开始到年走访了几百家客户,但是给我的答案大部分都是‘不’,他们会说‘你这个柔性自动化的概念很好,但是我们现在还用不上’。”
回想在中国市场起步做推广的时候,芬发自动化(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芬发自动化”)丁永平表示,甚至有朋友认为自己当时应该“10年以后再来从事这个柔性自动化”。
十年之期临近,丁永平所在的柔性自动化在我国在这期间发展情况如何呢?
我国柔性自动化真正的关键时期应该是在年——当年5月,《中国制造》出台。期间,柔性自动化也正式开始。
然而,究竟有哪些制造业在真正应用这些柔性产线呢?具体又呈现出何种样貌?
年,一家来自芬兰的公司——Fastems在中国设立了办事处,其后在年初正式设立了中国子公司,即“芬发自动化”)。
Fastems公司始建于年,其核心业务主要是提供柔性加工系统(FMS)、金属剪切CNC机床的自动化系统和所有与自动化有关的服务。Fastems和全球所有知名的机床生产商合作,提供世界领先水平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已向全球供应了多套柔性线自动化方案。在亚洲有近条柔性生产线,绝大部分在中国大陆。
中国市场机遇
“《中国制造》的出台,相当于给企业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可以说,政策的鼓励引导和企业面临的转型升级,是我国柔性自动化生产的主要助推器。这背后,与我国经济发展结构的变革有莫大关系。
对于国家来说,在年金融危机后,以及人口红利式微的前提下,要实现经济自救,并且“年经济总量翻一番”,必须依赖高度发达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对于企业来说,招人、管人越来越难,由此带来人力资源管理的更多难题和更高的成本支出,要实现转型,也必须加速建设自动化、智能化。
当时,在“4万亿救市”计划的支持下,我国企业在“去产能”号召下,开始自救。经过三、四年的发展,国家经济开始慢慢复苏。但是,企业家们也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意识到,加速自动化、智能化建设迫在眉睫。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发布的工业机器人市场统计数据显示:年中国市场销售工业机器人近3.7万台,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我国企业的自动化水平显著提升。
这次产业升级的成果相当亮眼。根据公开报道,年,中国工业产值就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到年,中国工业产值已经超过美国和日本之和。这些成绩背后实质就是生产力的变革,而最直接的,对于企业来说,就是要改变生产方式。
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国家和企业的共同目标,针对多品种小批量的机加企业来说,向柔性自动化发展是下一个进阶方向。在此机遇下,Fastems开始大力进军中国市场。其发展轨迹很有章法,年便开始为中国企业服务,年设立中国办事处,直到年才正式设置中国子公司,这系列战略布局背后,其实也暗合了中国制造业柔性自动化生产由少量需求向规模需求发展的增长逻辑。
丁永平表示,最初在国内推广Fastems的解决方案时屡屡受挫,他也曾想过放弃。但是最终说服了自己,因为中国制造有巨大的挖掘和发展潜力,未来一定属于柔性自动化生产。而且,Fastems作为一家百年老店,能够提供全球级专业的柔性自动化生产方案,未来在中国市场一定大有可为。
播种终于获得了回报。对丁永平来说,这最直接反应在芬发自动化的业绩上。经过前三年的蓄力,加之政策的助推,从年开始,芬发自动化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开始有了起色,在年完成过亿的销售。
这些业绩主要来自哪些客户群体呢?背后又蕴含着我国自动化乃至柔性化发展的什么特征呢?
简单来讲,Fastems以柔性自动化为主导,聚焦生产为多品种小批量的机加工企业。以机床出发,Fastems主要客户群体集中在德国和日本的高端机床用户。设备的类型多为卧式加工中心和五轴机床等。
按照丁永平对柔性自动化的观察和研究,其最大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多品种,小批量”六个字。丁永平表示,最看好的行业是飞机制造,这是典型的“多品种,小批量”制造。国产大飞机C已经试飞成功,相信不久的将来,世界将形成A(欧洲空客)、B(美国波音)和C(中国飞机)的竞争格局。“从Fastems全球业务来看,飞机制造是我们第一大客户群,去年受疫情有所下降,但是按照以往的经验,它的占比能达到30%以上。”丁永平介绍。
第二个市场是工程机械。中国基础建设,以及“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国内工程机械市场的蓬勃增长,三一重工、徐工集团和龙工等一批大型企业脱颖而出,芬发自动化也因此受益。在这系列市场布局中,芬发自动化凭借母公司Fastems的全球服务经验,结合中国企业的特点,为其赋能,提供了专业的柔性自动化解决方案,也赢得了一批中国企业的信赖。
在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柔性自动化市场迎来机遇,但必须客观认识到,我国企业在生产水平升级上还面临着不少挑战。在丁永平看来,这最大的挑战就是机械设备的产能利用率太低。
“我想从Fastems的LOGO和理念说起,Fastems的理念是,即一年的小时数(天*24小时=小时)。一台卧加或者五轴,如果单机运行的话,其实际主轴真正切削的时间只有个小时左右,这个离Fastems的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也就是说自动化可以给这种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企业带来2-3倍的产能提升。”丁永平表示。
综合竞争优势
要实现生产制造的“”,实现超越单机生产2-3倍的设备利用率,如何做到呢?Fastems提出的理念,其底气到底来自哪里呢?
总体来看,Fastems主要依靠托盘自动化+MMS生产管理软件,并且凭借近40年的集成和软件开发经验,为客户提供多种柔性自动化的解决方案。如上图所示,Fastems旗下包括FPC、FMSONE、MLS、Robo-FMS四大产品系列。
“我们集硬件和软件于一身,保证自动化的稳定性,可靠性。我们真正的精髓是软件,也是我们的综合竞争力所在。”丁永平介绍,公司共计有名员工,其中多名为软件开发人员。
为什么软件这么重要呢?一是Fastems和全球90多种机床品牌合作,其自我研发的MMS上层管理系统,能够与所有的数控系统(西门子、海德汉、发那科、三菱等),CAD/CAM、TDM等直接兼容。比如MLS属于定制化产品,以机床为例,在同一条产线上,能够为客户提供集成不同品牌机床混线的方案,这意味着客户不仅可以组合不同的机床品牌,还可以是不同托盘尺寸机床的混搭。依赖这套系统,还能保证与整个厂区的生产控制系统兼容,比方ERP、MES等保障生产的整体安排和进度。
二是能够灵活调度生产资源,实现柔性化订单生产。比如当某个产品在某条生产线已经进入正常生产流程,但由于原料耗尽或者其他原因需要临时切换订单,MMS系统能够自动根据整个厂区的生产要素变化作出自我判断并进行动态调整,完全无需人工干预。
三是功能强大,操作性便捷。以生产界面为例,软件开发人员非常贴心地为生产经理、车间主任、操作工人设计了不同的界面,比如操作工人的界面集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3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