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盘

东方电缆研究报告海上风电大势起,海缆龙头

发布时间:2023/7/26 14:49:43   

(报告出品方/作者:信达证券,武浩)

一、深耕电缆行业,海陆双主业齐头并进

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方电缆”)成立于年,并于年上市,多年来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目前公司已形成陆缆系统、海缆系统和海洋工程三大产业板块,拥有kV及以下交流(光电复合)海缆、陆缆,±kV及以下直流(光电复合)海缆、陆缆系统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安装和运维服务能力,广泛应用于电力、建筑、通信、石化、轨道交通、风力发电、核能、海洋油气勘采、海洋军事等多个领域。公司于年成功开发填补国内空白的35kV光电复合电缆、海底交联电缆;年开发kV及以下海底电缆并投放市场;通过3年的研发和生产,公司首根国产脐带缆在年成功进入国际市场。近年来公司超高压海缆系统、柔性直流解决方案日臻完善,年完成国家电网浙江舟山kV联网输变电工程用首根kV(含软接头)光电复合海底电缆的生产与交付,年公司实现国内首台套漂浮式风机动态缆与施工工程,突破国内首个海上66kV海缆风电项目。

1.1股权、管理结构清晰,高管持股平台减少代理成本

公司股权、管理结构清晰,实控人为夏崇耀、袁黎雨夫妇,合计实际持股比例21.95%,实控人之子夏峰担任公司副董事长、董事。公司控股股东为宁波东方集团,持股比例为31.63%。实控人直接持有公司7.76%股份,此外通过宁波东方集团和华夏投资间接控制公司,其中华夏投资系公司高管持股平台,公司主要管理经营团队成员大多通过华夏投资间接持有公司股份,具有创业者和股东的双重身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和潜能,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1.2管理层行业从业经验丰富,对行业理解深刻

董事长夏崇耀有30余年专业从事电线电缆行业的经验,对电线电缆行业的发展趋势理解深刻。夏崇耀历任宁波东方通信电缆厂厂长,东方集团董事长、总裁,江西东方董事长,东方大金董事长,现任公司第五届董事会董事长,对公司、行业都有着详细的了解。此外,夏总曾担任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理事、宁波市电线电缆商会会长、浙江省电线电缆行业协会常务理事等职务,参与管理电线电缆行业,对行业动态有着十分深刻的把握。夏峰先生拥有英国拉夫堡大学研究生学历,曾在海缆研究院担任院长。乐君杰先生也曾担任宁波市电线电缆商会副会长等职务。公司高管团队具备丰富的从业经验,对行业独到深刻的理解将有助于公司未来发展,为公司未来向着更专业、更先进的方向发展奠定基础。

1.3公司海陆缆业务双轮驱动、齐头并进

1.3.1陆缆产品

公司的陆缆产品涵盖智能输配电网、智慧建筑和家居、轨道交通、装备用电、绿色石油化工五个领域,主要产品包括高压交流陆缆、中低压交流陆缆、柔性直流陆缆等。

1.3.2海缆系统

海缆应用场景可分为岛屿联网、海上风电、海洋油气。海上风电海缆又可分为阵列电缆、送出主缆和风电动态缆。其中阵列电缆连接海上风电机组和变电站;送出主缆则多为KV规格海缆,起到将电从海上升压站输送到陆上并网的作用;风电动态缆一端固定于机组浮体,另一端敷设于海底,担负着传输电力与信号的任务。岛屿联网产品采用超高压交(直)流输送方式,可实现超大规模的电力稳定传输,主要产品包括超高压交流海缆、高压交流海缆、中压交流海缆、柔性直流海缆。海洋油气海缆产品包括动态缆和脐带缆。脐带缆是连接上部模块与水下生产设施的海缆,公司脐带缆产品单根应用长度可超过25km,实际应用水深可达m。

1.3.3海洋工程

公司的海洋工程业务主要分为敷设施工、运行维护、抢修服务、竣工验收。目前,公司拥有2艘国际级专业敷设安装船:东方海工01、东方海工02。另外公司通过宁波海缆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持有上海福缆海洋工程有限公司42%的股份,该公司主要从事国际海缆及管线的设计、施工和维护,运营“爱缆一号”、“爱缆七号”、“建基”专业海缆施工船。

1.4高毛利海缆业务占比持续提高,公司业绩稳步向好

公司营收高速增长。~年公司营业收入从20.62亿元增长至79.32亿元,年均复合增速40.0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8.16亿元,同比增长25.60%。公司海陆并进高质量发展。公司致力于打造成为海陆缆系统综合解决方案提供者,从而加快“海陆并进”形成核心新优势。~年,公司海缆系统营业收入从10.72亿元增长至32.73亿元,年均复合增速45.07%;海洋工程营业收入从0.68亿元增长至8.09亿元,年均复合增速.29%;陆缆系统从18.82亿元增长至38.41亿元,年均复合增速26.85%。

高毛利海缆业务占比提升,带动公司整体盈利水平上升。公司海缆业务毛利率显著高于其他业务毛利率,由于年海风抢装使得单价快速提升,海缆系统的毛利率从年的29.80%提升至年的43.90%,带动公司盈利水平提升,公司净利率从年的5.67%提升至年的14.99%,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净利率略有提升,分别为27.14%、15.33%。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较高,~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从0.50亿元增长至11.89亿元,年均复合增速.83%;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2.78亿元,同比增长0.16%。公司的海缆系统业务贡献主要利润。~年,公司海缆系统营收从10.72亿元增长至32.73亿元,年均复合增速45.07%;毛利润从3.19亿元增长至14.37亿元,年均复合增速65.07%。从毛利占比来看,海缆系统板块毛利已占总毛利的71.48%,成为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

公司各项费用率总体保持稳定,且持续改善。公司销售费用保持在3%左右,近年小幅下降,主要系营收规模的扩大以及交通运输费计入成本所致。管理费用率维持在5%左右,财务费用率则维持在1%左右的水平。总体而言,公司各项费用率保持稳定,有改善趋势,有助于公司资金运转,专注于未来的发展。公司注重创新,研发费用连年上升。-年公司研发费用从0.65亿元增长至2.66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41.89%,主要系公司加强科技创新,不断加大对动态海底电缆、超高压光电复合海底电缆等研发项目产品的投入。随着研发费用的持续投入,公司产品也将持续丰富。

二、海上风电大风吹,海缆市场乘势起

2.1电线电缆种类繁多

电线电缆是国民经济的“血管”与“神经”。电线电缆是输送电能、传递信息和制造各种电机、仪器、仪表,实现电磁能量转换所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器材,是电气化、信息化社会中重要的基础性配套产业。电线电缆产品种类繁多、应用领域广泛,不同用途的产品其电气性能、物理结构或形态、机械性能、生产工艺存在较大差异。行业内通常按产品用途,将电线电缆分为电力电缆、裸导线、电气装备用电缆、绕组线及通信电缆、光缆等五个大类。

2.2电缆行业市场规模较大,市场集中度有较大提升空间

国内电线电缆行业市场空间稳步提升。~年我国电线电缆行业销售收入呈波动变化趋势。由于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去产能以及行业监管力度逐渐加强的影响,电线电缆行业一度出现规模下滑,并在年达到低谷,电线电缆行业销售收入达到1.15万亿元。随着我国对新能源等投资的加快,电线电缆行业开始缓慢复苏,年电线电缆销售收入达1.57万亿元,同比增长12.14%。据电线电缆网、观研报告网,预计到年规模有望达到1.90万亿元,即~年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89%。在细分市场中,电力电缆以及电气装备用电缆市场需求最大。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年我国电力电缆、通信电缆、电气装备用电缆、绕组线、裸电线市场需求占比分别为39%、8%、22%、13%、15%。受益于近年来海上风电、新能源汽车以及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电力电缆和电气装备用电缆的市场需求相较于年有所提升。

我国电线电缆企业数量较多,普遍规模较小,行业市场集中度低。从电线电缆产业集群来看,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已形成以江苏宜兴、浙江临安、安徽无为、广东东莞等为代表的产业集群。目前国内较具竞争力的线缆企业可分为三类企业:第一类为品牌知名度高、覆盖面广的电缆企业,如宝胜股份、智慧能源等国内规模较大、知名度较高的领先企业,该部分企业凭借规模、质量、研发、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第二类为品牌知名度高、覆盖面小的电缆企业,主要是以特种电缆为主的国外品牌公司,如意大利普睿司曼、法国耐克森、日本住友等知名跨国公司及其在我国的合资、独资企业;第三类为品牌知名度低、覆盖面小、产品种类简单的电缆企业,主要由国内数量众多的其他中小企业组成。年,我国电线电缆行业CR3企业营业收入集中度为5.97%,CR5企业营业收入集中度为8.04%,CR10企业营业收入集中度为11.11%。结合各公司年报,年,宝胜股份电线电缆营业收入达.22亿元,市占率为3.14%;远东股份电线电缆营业收入达.11亿元,市占率达1.61%;亨通光电的电线电缆营业收入达.64亿元,市占率达1.22%。

2.3陆缆产品下游广阔,特高压提供弹性

陆缆在电网系统的主干线路中用以传输和分配大功率电能。其中,高压及超高压陆缆主要用于发电站、变电所等大容量电力设施电能的传输;中低压陆缆适用于中低压配电网中电能的传输,主要承担将电能从高压变电站传输到配电点的功能。

陆缆的下游行业包括电力、特高压输电、房屋建筑、轨道交通等。电力行业是社会公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陆缆中可用于电力系统中输配电网电力传输,裸导线可用于输电电网的建设等。近年来全社会用电量持续增长,据国家能源局数据,年1-5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全国用电量年均复合增速达到5.89%。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使电网发展速度与电力需求相匹配,“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计划加大投资规模,累计投资将超3万亿元。电力电缆作为电网建设改造的重要配套产品,未来市场需求将得到重要保障。

特高压输电是指kV以上的交流电压和±kV的直流电压输电,构成输电骨干网架。其中特高压交流主要应用在长距离的点对点传输、海底电缆、大型电网链接;特高压交流输电的主要应用场景是中短距离传输以及构成交流环网。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大背景下,特高压电网可成为中国“西电东送、北电南供、水火互济、风光互补”的能源运输“主动脉”,破解能源电力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实现了能源从就地平衡到大范围配置的根本性转变,有力推动了清洁低碳转型。我国特高压建设始于年,建设战略是以±kV交流特高压线路为主形成特高压电网骨干网架,实现各大区电网的同步互联;以±kV特高压直流输电进行远距离、中间无落点的大功率输电工程,主要用于能源基地的清洁能源外送。截至年底,中国已建成“14交16直”、在建“2交3直”共35个特高压工程,在运在建特高压线路总长度4.8万公里。“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规划建成7回特高压直流,新增输电能力万千瓦。据头豹研究院预测,随着新核准线路建设的陆续推进,中国特高压线路长度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到年有望达到万公里。

房屋建设领域是陆缆的重要应用场景,从房屋建造、配套通电到室内装潢等环节均需要耗用大量陆缆产品。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年中国城镇化率从46.59%提升至64.72%。伴随着城镇化建设,城市公共设施、公共建筑、居民住宅等投资规模不断增加,-年,全国房屋施工面积从75.90增长至97.54亿平方米,呈稳步上升态势,整体复合增长率达5.14%。

国家铁路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基础设施,我国始终注重发展铁路和轨道交通。目前国内新建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基本采用电能驱动,无论是电力传输、信号传输还是电力机车本身,都将大量使用电力电缆和电气装备用陆缆等产品。-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从12.4万公里增长至15.0万公里,年均复合增速为3.9%。《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到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7.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3.8万公里左右,网络覆盖进一步扩大。到年,远期铁路网规模将达到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4.5万公里左右。城市轨道交通运量大、污染低,能够显著缓解道路的通行压力,减少通勤所需的能源,是绿色环保的公共交通方式。我国近年来高度重视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年,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逐年增长,年运营线路长度接近1万公里,增速达15%。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里程数的不断增加促进了陆缆行业的稳步增长。

2.4陆缆厂商众多,生产制造经验深厚

国内主要的上市陆缆厂商包括东方电缆、中天海缆、亨通光电、汉缆股份、宝胜股份、太阳电缆等。东方电缆:陆缆系统是公司传统业务板块,包括高中低压电力电缆和智能线缆等陆用电线电缆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建筑、通信、石化、轨道交通、风力发电等多个领域。中天海缆:多年来专注于海缆及陆缆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致力于将海缆领域积累的核心技术拓展至陆缆领域,进一步提升高压、超高压陆缆产品质量和性能,并依托自身技术优势加强防火阻燃等特种陆缆的研发,形成了相应的核心技术。其陆缆产品主要包括高中低压陆缆、架空绝缘电缆,主要客户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下属各省电网公司。

亨通光电:主要从事光纤光缆、电线电缆以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涉及从陆缆到海缆、从中低压到超高压、从电力到光电复合缆产品等门类,形成了完整产业链,广泛用于国家电网、地方大型工程建设、国家海洋工程,涉及煤炭、交通运输、石油、化工和新能源等行业。汉缆股份:国内电线电缆行业高压超高压领域的龙头企业,拥有完整的产品线,涉及电力电缆、电气装备电线电缆、通信电缆与光缆、裸电线及其他等五大门类,拥有两百多个系列、近万余种规格的高、中、低压电线电缆产品。公司是国网公司kV超高压电缆最大的供应商、神华集团矿用电缆目前最大的供货商、中国海洋石油战略性伙伴、中国石化定点供应商。宝胜股份:形成了以裸铜线、电气装备用电缆、电力电缆、网络电缆、铁路信号电缆、矿物绝缘电缆、橡胶电缆、分支电缆等完备产品体系。客户主要为电力部门和大型建筑的施工部门。太阳电缆:产品涵盖了裸电线、电力电缆、通信电缆、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四大类,能够生产一千多种型号,两万多个规格的各类电线电缆。

2.5公司深耕陆缆行业,掌握核心技术

公司从创立之初便开始经营陆缆业务,有着三十余年的陆缆研发、销售经验。公司上市之初便有导体绞合预扭成型技术、CCV生产高压电缆绝缘同心度控制技术等6项国内领先或首创的核心技术,陆缆产品也多次获得科研奖项。上市之后,公司立足现有技术,积极研发,年承担了±kV柔性直流陆缆国家项目,年2月开工建设张北柔性直流工程采用世界首根±kV直流陆缆,具备丰富的高压陆缆生产经验。

公司陆缆产品处于行业领先位置,营收和销量均保持稳步增长。~年,公司陆缆系统规模跟随销量稳步增长,营收从18.82亿元增长至38.41亿元,年均复合增速26.85%;~年毛利率实现稳步提升,从7.75%提升至12.09%,年下滑至9.49%。从公司陆缆销量来看,~年陆缆销量稳定在10~12万公里,年销量达到15.90万公里,同比增长41.10%。

三、海缆行业成长性强,公司进入新一轮扩产期

3.1海风成长空间广阔,沿海大省“十四五”规划重视海上风电

我国具备丰富的海上风能资源。中国风能资源普查数据显示,我国5~25米水深、50米高度海上风电开发潜力约2亿千瓦;5~50米水深、70米高度海上风电开发潜力约5亿千瓦。目前我国潮间带和近海风电开发技术较为成熟,成本较低,以20~30%的理论开发量计算,近海5~25米水深可开发规模为3~万千瓦,同时可根据经济性和技术成熟度探索开发深远海风电项目。

国补退出,海上风电迎来快速成长期。相较于陆上风电,我国海上风电发展较晚,且增加了海缆、基础桩、海上工程等零部件及步骤,施工难度较大,造价普遍较高,长期以来需要依靠电价补贴维持投资回报率。年1月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新增海上风电不再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按规定完成核准(备案)并于年12月31日前全部机组完成并网的存量海上风力发电项目,按相应价格政策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受此影响,年末迎来海上风电的抢装行情,全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16.90GW,同比增长.29%,创历史新高;累计装机量达到26.39GW。年起,随着海风技术与经验的成熟,风机、海缆、基础平台等造价成本的下降有望提升运营的盈利性,我们判断“十四五”海上风电有望迎来快速成长期。

海风由近海走向远海。海上风电场可以分为潮间带、潮下带滩涂、近海以及深海风电场,其中潮间带和潮下带滩涂风电场水深5m以下,近海风电场水深5~50m,深海风电场水深50m以上。我国潮间带和近海风电开发技术较为成熟,年装机项目平均水深12m,平均离岸距离20km。从年初以来海缆招标项目来看,青洲一、二、四项目离岸距离分别为50、55、55km,海风项目远海化趋势明显。风机大型化趋势明显。~年,海上单机功率实现翻倍增长,新增风机平均容量从2.7MW增加至5.6MW;而参考年以来海风项目风机机组招标信息来看,招标机型已扩大至8~9MW,个别项目将采用10~11MW机型。

海风建设逐步规范,进入集中连片开发阶段。年11月16日,中欧海上风电产业合作与技术创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十一表示:打造百万级或千万级海上风电基地,连片开发,形成集约化发展优势,可以减少同质化工作,促进开发平价,还可以支撑地方政府产业,形成产业链同步发展态势,打造利益共同体;规划推进海上风电项目集中连片开发,分为项目、集群、基地三个层次,单体项目规模原则上不小于万千瓦,由单体项目组成百万千瓦级的海上风电集群,由海上风电集群组成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

海风降本路径清晰:1)大型化是海风降本的主要途径。由于海风项目造价较高,且年为补贴最后一年,上半年没有海风项目招标,年9月份华润苍南1号、中广核象山涂茨海风项目开启招标,中标单价分别为元/kW(含塔筒)、元/kW,招标价格已有大幅下降。年以来,各省海风项目陆续开启机组招标,含塔筒的风电机组价格最低已降至元/kW(浙能台州一号项目),招标机型普遍集中在7~9MW。招标机型迅速扩大,机组招标价格持续下探,海风造价有望进一步改善。

大型化降本路径一:降低原材料耗材。风电机组的生产制造中,原材料成本占比较高,原材料中又以钢、玻纤、铝为主。随着单个风机容量的提升,风机耗材并不随着风机容量1:1提升。以明阳智能的海风机型为例,MySE6.45-机型的叶片、叶轮及机舱重量分别为31、、吨,单位重量为71.63吨/MW,而MySE8.3-的叶片、叶轮及机舱重量分别为31、和吨,单位重量为59.16吨/MW。对于单GW项目而言,使用更大机型,原材料耗材更少,产业链具备更强的降本动力。

大型化降本路径二:降低安装、运维成本。大型化之后,机组台数减少,从而有效降低海风基础、海缆搭建、施工安装、后续运维的成本。

2)远海化之下,风速和利用小时数提高提升发电效率。我国潮间带和近海风电开发技术较为成熟,“十四五”早期我国海风开发以近海为主,后续有望朝深远海领域开发。远海风电场的风速更快,利用小时数更高,发电效率更高,使用更大的风机有助于捕捉更好的风能,有效摊薄初始投资以及后期运维成本。

3)风场规模化之下,共享输电工程有望降低造价成本。广东省已开启大规模、连片式的开发模式,例如:1)历史海风项目规模一般为~MW,而三峡阳江青洲五、六、七海上风电项目规划规模合计3GW;2)粤电青洲一、二海上风电项目(合计1GW)共用海上升压站和海缆送出工程,青洲五、六、七项目共享陆上换流站。一般而言,海上升压站成本约1亿,高容量的海风场对于高压海缆的需求增加,相同条件下高压海缆更具有经济性,连片式开发或者规模化开发有助于摊薄海上升压站、送出工程等的造价成本。

4)海风靠近用电负荷侧,无消纳问题,节省输电成本。与陆上风电主要建在三北地区不同,海上风电多建在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用电大省。根据国家发改委《跨省跨区专项工程输电价格定价办法》(发改价格规〔〕号),陕北~湖北±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临时输电价格为每千瓦时5.12分(含税,含输电环节线损,线损率5%)。目前各省燃煤上网基准价格在0.35~0.4元/kWh,特高压输电成本较高将大幅降低风电项目的投资回报率,而多数海风项目靠近用电负荷侧,无需考虑长距离输电问题,可节省输电成本。

5)国补退出,省补接力。年起并网的海上风电项目不再享受国家电价补贴,广东、山东省、浙江省舟山市为了促进当地海风发展,纷纷提出省补方案。目前海风造价较高,省份电价补贴将有效补偿较高的海风造价,提升运营商建设热情。

沿海各省“十四五”新增海上风电规划达44.30GW,年均8.86GW。根据当前沿海各省已明确的海上风电规划统计,“十四五”期间,广东省新增装机量位列第一,到年,力争达到1万千瓦,在全国率先实现平价并网;江苏省规划场址共28个,规模万千瓦,规划总面积为km2;浙江省新增装机万千瓦以上,力争达到万千瓦;山东省到年,全省风电装机达到2万千瓦,其中海上风电装机力争达到万千瓦;此外,福建省、广西省、海南省海风规划装机4.1、3、3GW。此外,年3月上海金山MW海上风电场项目竞配结果公示,年6月辽宁大连启动大连市庄河海上风电场址V项目竞争配置,开启新一轮的海风建设,我们假设上海、辽宁“十四五”期间分别新增装机1GW。综上,我们统计得到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沿海各省“十四五”海风新增装机规模达44.30GW,年均装机量高达8.86GW,较“十三五”年均装机1.69GW大幅提升。

长期来看,远海资源广阔,海风成长可期。中欧海上风电产业合作与技术创新论坛上,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风电处处长胡小峰表示:规划总体布局将围绕山东半岛、长三角、闽南、粤东、北部湾五个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共布局41个海上风电集群,总容量约2.9亿千瓦。

3.2海缆分为阵列+送出海缆,市场规模增速快

目前海上风电场内使用的海缆可以分为阵列海缆以及送出海缆。当前海上风电项目用海缆主要包括风力发电机连接用海缆(阵列海缆,也称集电海缆)及风机并网使用的海缆(送出海缆,也称主海缆),目前以35kV阵列海缆+kV送出海缆组合为主。

为测算海缆的市场规模,我们做出以下假设:1)对不同省份海风项目造价做出假设;2)考虑到年因抢装行情,部分成本短暂性虚高,年抢装结束将有所回落,假设年造价普遍下降0元/kW;未来海风项目造价逐步下降,实现真正的平价上网,我们假设~年海风造价年降3%;3)阵列海缆成本占比较小,假设维持3%不变;4)考虑到不同项目的规模、机组功率、离岸距离、施工条件不同,广东省在建的青洲项目离岸距离均在40km以上,送出海缆长度更长,我们假设年广东省送出海缆占初始投资的比例提升至10%;其他省份项目离岸距离较近,按照送出海缆占比8%计算;5)海风项目逐步远海化,离岸距离越长对于海缆的电压等级、长度以及制作工艺有更高的要求,我们假设~年送出海缆的造价占比年均提升0.3个百分点。根据测算,~年我国阵列海缆规模从23.43亿元增长至77.36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48.91%;送出海缆规模从67.13亿元增长至.37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59.50%;海缆市场总规模从90.56亿元增长至.74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56.89%。

3.3大型化+远海化+规模化,超高压交流、柔直方案性价比凸显

阵列海缆方面,35kV交流集电方案是海上风电的常规选择;但是,基于海风项目平价的需求以及近海资源已大规模开发等问题,单个机组大型化、项目远海化已经成为趋势,有望朝66kV交流海缆发展。由于35kV海缆热极限和通流能力的限制,单机容量的增大使得单根阵列海缆上可连接的风机数目随之减少,仍采用35kV交流集电方案将使得电缆投资及相应工程费用和难度随之增大。以35kV、mm2截面的电缆为例,考虑其热极限及通流限制,通常允许传输的最大有功功率约为27MW,即最多可以连接4台6MW风电机组,或3台8MW风电机组。而同样截面的66kV海缆允许传输的有效功率为50MW,可以连接8台6MW机组和6台8MW机组。66kV集电系统电缆数目减少,电缆投资和相应的电缆铺设工程费用下降。

送出海缆方面,近海风电场采取高压交流输电的送出方式,风电机组产生的交流电通过阵列海缆汇至kV或kV的海上升压站后,再通过kV高压交流海缆连接至陆上集控中心。1)随着单个风电场规模的扩大,以及连片开发的需求提升,出于经济性考虑,部分海风项目考虑使用kV或kV的高压交流海缆进行电力送出。目前主流的送出海缆电压等级为kV,一般采用单回三芯结构,输电能力18~35万千瓦;随着单个风电场规模的增加,可以使用更高电压等级的交流送出海缆。以1GW海风项目为例,如果使用kV、3×mm2的送出海缆,单根三芯kV海缆容量为~MW,则1GW海风项目需采用至少4回路;如果使用kV、单芯1mm2的送出海缆,1GW海风项目采用1回路即可。

我国广东省部分大规模海风项目已采用、kV高压交流海缆。年3月,东方电缆中标粤电阳江青洲一、二海上风电场项目kV海缆及敷设工程,该项目为双回路设计,单回长度为60km,是继东方电缆年至年间为国家电网舟山kV联网输变电工程提供两回路大长度kV单芯海底电缆(含软接头)项目后,在超高压海洋输电领域的再次创新。该合同中标金额为17亿元,传输容量达MW,计算下来kV三芯交流海缆单价为万元/km。除此之外,三峡阳江青洲六海上风电项目(1GW)将配套建设3回kV交流送出海缆,导体面积3×mm2;中广核帆石一海上风电项目(1GW)、二项目(1GW)将采用kV交流送出海缆。

2)远海化之下,柔性直流有望成为主流趋势。交流输电方式多适用于海上风电小规模、近距离输送,但是长距离之下输送电缆的电容效率明显,且无功电压补偿控制难度较大。而柔性直流的优点包括长距离输送容量更大、输电线路数量更少、海域资源占用较少、汇集输送具备灵活和可扩展性。因此,大规模、远距离输送的海上风电项目,更适用使用柔性直流输电方式。经济性角度,根据《海上风电场输电方式研究》测算,以1GW、输送距离60km的海风项目为例,使用交流输送方案的工程造价为38.3亿元,同等条件下直流输送方案的工程造价为40.4亿元,交流方案性价比更高;当输送距离提升到km时,交流方案的工程造价提升至62.1亿元,而直流方案的工程造价则提升较少,仅提升至48.8亿元,相比交流方案可节省21.4%的成本。

从我国建设柔直送出工程的经验来看,年7月国内启动多个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项目,包括如东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示范项目(包括如东H6、如东H8、如东H10项目,合计1.1GW,中国首个海上风电柔性直流送出项目)、射阳海上风电场柔性直流输电项目。目前如东项目已并网装机,据中天科技年9月公告,公司成功中标三峡新能源江苏如东MW(H6、H10)海上风电项目直流电缆采购及敷设项目,为该项目提供±kV直流海缆/陆缆、附件及施工,中标金额为15.11亿元。根据如东H6项目环评报告,该项目使用的是单回单芯mm2、电压等级±kV、电流A、容量0MVA的直流海缆,单根总长98km,折算后单价约万元/km。此外,广东阳江青洲五、青洲七项目拟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采用单回±kV直流海缆输送到陆上集控中心。

3.4进入壁垒高,考验企业资质及资金优势

海缆企业具备较高的进入壁垒,体现在资质认证、生产技术、设备及码头投资、成本控制等方面:

3.3.1资质认证壁垒

海缆属于电力电缆行业重要的细分领域,需取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并通过产品CCC强制认证。此外,由于海缆维修及更换成本高、难度大,因而质量要求较高,通常需要就特定类型、应用领域的产品取得其他相应的资质、鉴定或通过客户认证。例如,国内海缆在投用前一般需要花费一年以上的时间完成型式试验和预鉴定试验,而海底光缆产品要进入国际市场,还需要取得环球接头联盟(UJC)颁发的UJ认证。

3.3.2生产技术壁垒

海缆所处环境复杂,要求海缆具有耐腐蚀、抗拉耐压、阻水防水等性能特点,在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生产工艺、质量管控、敷设安装、运行维护等方面要求更高。此外,随着海洋资源开发逐步向深远海发展,大长度、kV/kV高压交流海缆、柔性直流海缆对海缆企业的生产技术经验、软接头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具备相关成绩的企业有望快速打入高压海缆、柔直海缆市场,获取更高份额。

1)超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挤出工艺技术:电压等级与电缆绝缘性能要求成正向关系,交联聚乙烯电缆采用固体绝缘,具有敷设安装及运输简单、弯曲半径小、质量轻等特点,但也存在着在高电压环境下绝缘材料容易产生局部场强过高而被击穿等问题。通过对交联聚乙烯挤出工艺及洁净度控制的研究,可提升交联聚乙烯材料在高电压环境下的绝缘性能及稳定性。

2)软接头技术:在长距离海缆应用中,受现有生产技术、能力的限制,通常单根无接头海缆长度无法达到使用距离,此时可以使用软接头将多根海缆进行接续,从而实现一次性敷设的应用需求,但两段电缆之间的接头处是性能最薄弱的地方,因此需要着力提升接头处的性能,确保海缆整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柔性直流电缆绝缘结构设计技术:电缆在直流电压作用下,电场分布与绝缘材料电导率成反比,而绝缘材料电导率又是电场和温度的函数,随着电场和温度的变化而改变,进而影响电缆内电场的分布,导致直流电缆绝缘层内电场容易产生畸变,造成绝缘层因局部电场强度过高而被击穿的问题。

3.4.3生产设备设施、码头及资金壁垒

1)海缆自身重量较大,需要通过专门的海缆敷设船进行运输,通常要求海缆企业靠近江河湖海等水域,这对于海缆企业拥有的码头资源或获取码头资源及开发的能力提出了要求。2)随着海上风电建设向更加专业化发展,开发商倾向于将海缆制造、敷设打包招标,以明确海缆系统的质量责任,海缆的制造与安装敷设总包成为了趋势,对于海缆企业自有敷设船以及敷设安装能力提出了要求。

综上,海缆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投资回报期长。建设VCV立塔交联生产线、码头开发建设、获取敷设船对于企业从事高压海缆的生产和销售是必须项。以东方电缆可转债募投项目为例,公司拟在宁波北仑开发区穿山半岛峙南区块新征约亩土地建设“高端海洋能源装备系统应用示范项目”,项目投资总额15.0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17亿元,以电缆车间、立塔、码头的开发以及设备采购为主,建设期利息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54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年产海洋新能源装备用电缆km、海洋电力装备用电缆km、海洋油气装备用电缆km和智能交通装备用电缆92km;预计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45.23亿元(含税),年均利润总额4.08亿元,全部投资回收期长达7.47年(含建设期)。

3.4.4“料重工轻”特征明显,考验成本控制能力

海缆“料重工轻”特征明显,考验企业成本控制能力。海缆的主要成本为直接材料,其中以铜材、铝材、绝缘材料、屏蔽材料、护套材料等为主,具备“料重工轻”的特点。据东方电缆投资者关系问答,海缆系统的金属材料(铜、铝、铅、钢丝等)占原材料成本的40~50%;海缆的成本受金属价格波动影响较大。据中天海缆招股书介绍,海缆所使用的铜材为铜杆(电解铜),以长江现货1#电解铜平均价为例,~年铜价保持在00~00元/吨的水平,Q2以来,全球疫情反复影响大宗商品的供应及运输,有色金属价格持续上涨,截至年6月,铜价仍处于高位,在60~元/吨。

据东方电缆招股书,公司对外报价采取“(原材料成本+加工成本费用)×(1+目标毛利率)”方式,其中原材料成本主要考虑铜价确定,加工成本费用依据各产品的历史经验数据确定;目标利润率一般根据产品的品种、批量大小、技术难度、供货时间要求、竞争对手的报价等综合因素确定。多数海缆企业实行“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在中标时采取“锁铜策略”以锁定大部分原材料成本,但由于投标和中标仍存在一定时间的风险敞口,铜价的波动仍然对海缆企业的利润率有一定影响,考验海缆企业的成本控制和铜价判断能力。

3.5行业格局清晰,行业进入新一轮扩产期

我国高压海缆市场集中度较高,前三大公司为东方电缆、中天科技、亨通光电。根据中商情报网,中天科技(37%)、东方电缆(33%)和亨通光电(17%)占据市场约90%的份额;汉缆股份和宝胜股份通过近几年的扩产及接单,不断扩大自身规模,目前市占率分别达7%、5%。三梯队的海缆厂商(万达海缆、太阳电缆、起帆电缆)仍处于扩产期,尚未获得较大市场份额。

从我国主要海缆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东方电缆、中天科技、亨通光电和汉缆股份参与市场较早,基本于年左右参与市场,宝胜股份则在年参与海缆市场,年海缆板块已经实现15.09亿元的营收。从项目工程经验来看,东方电缆、中天科技和亨通光电具备较强的超高压交流海缆、高压柔性直流海缆、软接头技术的科研及项目工程经验,在后续此类项目的招标中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而汉缆股份、宝胜股份、起帆电缆等企业主要参与kV以下交流海缆的竞争。

四、海缆技术行业领先,产能放量在即

4.1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技术积累深厚

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加大研发费用投入。公司重视研发创新,截至年3月31日研发人员占比近20%;研发费用连续提升,-年均复合增速达到32.30%,主要系不断加大对动态电缆、超高压光电复合电缆等研发项目产品的投入。

公司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与积累,已成为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施工敷设于一体的中国海陆缆核心供应商,多年来一直在科技创新、质量管理、核心技术突破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位列全球海缆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公司在海底电缆和海洋脐带缆产品制造领域独创了17项核心技术,并获得多项专利,国内海洋缆专利数第一,技术创新走在行业最前沿。公司也逐步建成了成熟的海洋缆生产基地,在海洋缆领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地位。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创新平台为载体,公司持续深耕高端线缆专业领域,累计承接承担和参与了21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与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领先企业等建立了常态化科研合作机制,依托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结合持续高强度的科技投入,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瓶颈制约,实现了多学科、跨领域、跨地区的创新优势,形成了强大的持续创新能力。

此外,公司牵头制定了海底电缆国家标准,引领行业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进一步提高了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对于企业依靠技术优势引领行业发展、紧跟世界海缆科技发展方向、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品结构升级。

4.2核心技术领先,脐带缆、柔直、软接头技术国内首屈一指

4.2.1软接头技术领先,有效保障海上“血管”通畅

公司软接头技术先进。连续长度是海缆的基本要求之一,如果制造设备的限制使得单根海缆长度满足不了工程的需要,软接头技术可以保证在接头处海缆的各项性能与正常海缆的性能基本一致,可在制造厂内用软接头将电缆连接到所需要的长度;大长度海缆在运输、敷设和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是难免的,因此软接头又是修复海缆故障的重要手段。因此,某种程度上软接头技术可以代表一个企业的海缆生产技术的先进性。海缆软接头的重点在于通过控制各种工艺参数,尽可能实现接头处的性能和本体保持一致,且随着电压等级的提高,相应的技术难度也不断增加。年11月,公司顺利完成国家电网浙江舟山kV联网输变电工程用首根kV(含软接头)光电复合海底电缆的生产与交付,成为行业内唯一具有kV海底电缆本体和kV软接头工程应用的企业,真正攻克了大长度交流海底电缆的核心技术难题。

4.2.2面向未来,公司已储备柔性直流海缆技术

柔性直流海缆主要用于长距离电力输送以及新能源接入和并网。柔性直流输电可以使风能、潮汐能发电等新能源发电方式顺利接入电网,避免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不确定性对电网造成的冲击,是世界公认的新能源接入电网最佳方式。同时,相比于交流输电,柔性直流输电具有损耗小、电压稳定、传输功力大等特点,一般高电压等级、路由30公里以上,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更具经济性。而且相比以前的充油直流电缆和海缆,柔性直流电缆和海缆不会因漏油对海洋环境造成损害,是新一代的高效环保的输电产品。随着海洋开发向纵深发展,对海底电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底电缆向直流化、动态化方向发展。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应用广泛,特别是在海上风电、长距离海上输电项目越来越多。年,公司在国网舟山多端柔性直流示范工程中投入使用±kV直流海缆和陆缆;年8月公司研制完成的“±kV柔性直流电缆系统”顺利取得了型式试验报告,刷新了我国超高压直流电缆领域的研制记录。

4.2.3脐带缆技术国内领先,下游景气利好脐带缆市场

脐带缆即水下生产系统脐带缆,是电单元(动力缆或信号缆)、光单元(单模或多模光缆)、液压或化学药剂管单元(钢管或软管)的组合;此外还包含可以起到绝缘和保护作用的聚合物护套、可以填充空白位置和固定其它管线位置的填充物、可以增加轴向刚度和强度能力的碳棒或铠装钢线;因其通过一条缆即可提供设备的大部分需求,包括电力输送、信号传输、液压控制或化学药剂输送中的一项或多项功能,作用似人类的脐带,所以被形象的称为脐带缆。脐带缆的主要作用是连接上部模块与水下生产设施,可以为水下生产系统提供电能、为水下生产系统控制提供液压通道、提供油气田开发所需化学药剂管线、传递上部模块的控制信号及水下生产系统传感器数据。

海洋油气开发步伐加快,海洋脐带缆需求将持续增加。据RystadEnergy统计,在经历了持续4年的投资低迷后,未来全球海洋油气资本支出将从年的1亿美元的谷底开始回升,并将在年达到2亿美元,较年增长48.39%。随着能源市场的复苏和油价的回升,未来全球海洋油气投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据IEA预计,-年期间,全球海洋油气年平均投资金额为亿美元,较年增加46.3%;-年期间,海洋油气的年平均投资金额达0亿美元,较-年增长26.0%。根据美国MarketWatch网站研究报告显示,年全球石油和天然气海底脐带缆市场规模为29.92亿美元,预计到年底将达到47.09亿美元,-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6%。

据中商情报网数据,年中国海洋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为万吨、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8%、5.4%。年,中国海洋油气产量将不断提升,预计原油产量达到万吨,同比增长约5.4%,天然气产量突破亿立方米,同比上涨约6.7%。目前,国内海底电缆使用主要以静态海底电缆为主,随着深水油气田的逐步开发,对脐带缆的需求也将大大增加,由此推动脐带缆相关技术的发展。

年1月11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公布了年经营策略和发展计划。年,公司的净产量目标为-百万桶油当量;资本支出预算总额为人民币-亿元,预计将有13个新项目投产。

公司经过多年的研发,已经形成了包括钢管脐带缆、软管脐带缆、动态动力/光电复合脐带缆以及其他客户定制脐带缆等多种脐带缆产品系列,涵盖了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海洋地球物理和地震勘探、国防军事等多个应用领域,并在分析设计、生产制造、试验测试等几个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主要体现为:

(1)公司拥有一流的脐带缆分析设计能力

公司拥有经验丰富的专业研发设计团队,拥有专业有限元分析软件和水动力分析软件,可以对脐带缆及其附件进行分析和优化设计。公司自主研发了一套严谨科学的脐带缆分析设计流程。

(2)公司拥有专业的脐带缆生产设备

脐带缆一般单元众多,且需对各单元进行在线力学监控,防止生产过程中受损,一般的成缆设备难以满足要求,因此公司根据脐带缆生产的特点,配置了一套包括大型立式成缆机、铠装钢丝机、连续挤出装备及在线监测系统等在内的高自动化专用设备。

(3)公司拥有全套脐带缆测试解决方案和设备

公司拥有全套脐带缆测试解决方案和设备,依据ISO-5进行严格测试,与挪威MARINTEK、大连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机构院校开展广泛交流,进行脐带缆单元及系统全面测试验证工作,例如电性能试验、光缆及软管和钢管等单元测试以及拉伸测试、弯曲刚度测试、横向抗压测试、疲劳试验等机械性能试验。脐带缆的组成单元复杂多样,其测试过程和项目也颇为复杂,公司依据标准要求,形成系统性的测试流程,从电、光和管等单元到最终的成品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测试。

(4)公司脐带缆产品业绩

公司是国内唯一掌握海洋脐带缆设计分析能力并能进行自主生产的企业。年首根国产脐带缆——公司的动态脐带缆成功出口印尼,进入国际市场;年国内用户使用的首根国产脐带缆——公司为中国CACT作业者集团制造的动态脐带缆交付使用;年公司顺利完成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首根国产化大长度海洋脐带缆的生产与交付工作。公司脐带缆技术国内首屈一指,陆续中标脐带缆项目。公司连续十余年承担和参与国家计划“水下生产系统脐带缆关键技术研究Ⅰ期、Ⅱ期”、国家海洋局经济发展区域示范项目“水下勘测与作业装备用脐带缆系统产业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超深水强电复合脐带缆系统研制与作业示范”等项目,成功突破了1米水深脐带缆整体设计分析、疲劳分析、智能制造、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建成了完整的脐带缆设计体系,涵盖了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海洋地球物理和地震勘探、国防军事等多个重要领域,并在分析设计、生产制造和试验测试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特色。年,公司的脐带缆陆续中标了流花29-2项目、陆丰22-1油田开发项目;年,公司的脐带缆中标国家电网、中海油、华润电力等相关单位的海底电缆、海洋脐带缆、海洋动态缆及安装敷设项目,以及陵水25-1气田开发静态脐带缆项目;国际市场上,公司首次与欧洲总包商合作获取脐带缆项目,这标志着公司脐带缆产品开始走向国际。

4.3码头助力海缆产业,敷设船打开海工空间

海缆由于敷设在海底,一般希望尽可能制造长一些,以减少接头对海缆性能的降低,单根最大长度可达几十公里,最大重量可达上千吨,所以整根海缆装运到敷设船的难度极大,必须借助专门起吊、运输设备和海缆上船装置直接将海缆装到敷设船上,生产厂家必须靠近大江或大海。公司海缆生产基地紧邻深水港北仑港,有海缆装船专用货运码头,产品可以直接通过海缆上船装置装上敷设船,通过自身拥有的海缆专用码头和专用海域直接下海,是生产大长度海缆必须的地理条件。公司东部(北仑)基地未来工厂拥有1万吨级旋转转盘,2万吨级专用码头。

敷设船是为铺设和修理海底动力电缆或通讯电缆而设计的专用船舶,常见的是以驳船或DP动力定位船作为工作母船,在母船上设置电缆舱或托盘,通过退扭架、张紧器、门形起重机、水下埋设犁等专用设备,将海底电缆直接敷设海床上或埋设到海底里。截至年底,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海底电缆敷设专用设备-电缆敷设船在我国有56艘,其中具有kV海缆敷设能力的敷设船共25艘。放眼未来,海上风电场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加,风机功率日益增大,且海上风电场选址越来越推向深远海,这些因素将加大对于更大长度、更大容量、更高电压等级海底电缆的需求,提升对海缆敷设船的需求。

公司拥有2艘国际级专业敷设安装船:东方海工01、东方海工02。其中东方海工01号总长84.80m,吃水3.60m,型深5.50m,型宽28.00m,垂线间长84.80m,载缆量3t,是国内首制DP-2电推敷缆船。东方海工02号安装船总长61.84m,吃水2.90m,型深4.60m,型宽26.00m,垂线间长59.93m,载缆量2t。年,随着两条敷设船的下水,海缆敷设业务开始增加,该部分业务主要是通过公司“制造+敷设”整包模式获取的海上风电订单。另外,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宁波海缆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持有上海福缆海洋工程有限公司42%的股份,与上海爱缆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持股42%)共同为公司大股东,上海众赢海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持股16%。上海福缆运营“爱缆一号”、“爱缆七号”、“建基”专业海缆施工船和水下机器人、6米埋设犁等专业水下施工设备。其中“爱缆一号”于年首次完成海缆施工项目,船长.65m,型宽27.45m,型深6.41m,配备直径26m的电缆转盘,载缆量为0t,主要承担公司国际项目的敷设任务,目前承担的越南BinhDaiMW海上风电场项目工程已顺利完成;“爱缆七号”船长.58m,型宽30.48m,型深6.10m,配备直径28m的电缆转盘,载缆量t,在多个海上风电和海洋油气项目中都有成功的业绩;“建基”船长60.3m,型宽22.0m,型深4.5m,配备电缆转盘,载缆量1t,成功完成过国内外的多个海上风电和海底电网以及海底电信等项目。公司参与运营的5艘敷设船均有成功项目的经验,是公司的海洋工程专业能力的强有力的保障。

4.4公司产能扩张有序,订单量饱满

公司生产基地科学布局,支撑企业快速有效响应。在充分考虑市场、资源、交通等因素的基础上,公司进行了更加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建成投产位于宁波北仑的未来工厂,撤并原中压产业基地,形成高压海缆分厂、中压电缆分厂、特种电缆分厂、高压电缆分厂及海工基地为核心的东部(北仑)基地,开工建设以广东阳江为核心的南部产业基地。两大产业基地布局都位于经济活跃地区,紧邻市场与客户,对市场的瞬息变化和客户的需求,能够形成快速有效的响应。公司产能正逐步扩张。年东部(北仑)基地·未来工厂顺利投产,规划年产能45亿元以上,其中海缆系统30亿元,陆缆系统15亿元;加上原有产能,公司目前海缆系统产能达到60亿元。公司于年上半年投资建设超高压海缆南方产业基地,预计于年建成达产,届时将形成年产km超高压交、直流海底电缆的产业规模,规划海缆系统年产能15亿元,公司海缆系统产能也将达到75亿元。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依托上述产业基地基础,提供三大产业板块的产品与服务,包括海缆系统、陆缆系统、海洋工程,全面覆盖了从陆地到海洋、从产品到服务的相关业务。截止年3月末,公司在手订单为91.87亿元,其中海缆系统54.64亿元,陆缆系统28.84亿元,海洋工程8.39亿元。

4.5设立海外子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公司不断加大国内、国外的市场开拓力度,逐步扩大国内主要市场范围并不断开拓澳洲、中东、南美等海外市场,并依托国家“一带一路”重要战略,积极谋求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的开拓。公司在年首次承接了海外海缆敷设工程项目,海外收入达到了1.05亿元的水平。在年,公司国际市场战略调整为重大项目开拓,当时正处于开拓初期,海外收入仅有0.19亿元;年海外市场取得一定成效,外销收入达到0.81亿元;年3月,公司与欧洲领先的海洋工程承包商Boskalis作为联合体获得欧洲输电网运营商TenneT的HollandseKustWestBeta(HKWB)项目。公司为该项目提供kV、66kV海底电缆的设计、供货、测试及技术服务;Boskalis将提供海况调查、海缆敷设等施工服务,公司中标额达7万欧元,折合人民币5.3亿元。

目前,欧洲仍是全球海上风能资源利用最充分的地区和海上风电发展全球领跑区域。根据世界风能委员会发布的《全球海上风电报告》,到年欧洲地区预计装机容量将达到70.35GW。而到年,欧洲海上风电装机总量将在当前基础上增长25倍以上。根据IRENA的预测,到年,全球海上风电增长主要来自欧洲和亚洲,分别占全球海上风电总额的47%和40%。根据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年6月,公司拟以不超过万欧元自有资金在荷兰鹿特丹投资设立境外全资子公司,即ORIENTCABLE(NBO)EUROPEB.V。通过欧洲子公司的设立,公司将在欧洲逐步实现营销、技术研发、全球供应链开发和售后服务平台的提升,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和提高客户满意度.有利于进一步拓展相关产业的海外市场,促进公司业绩增长,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整体盈利能力。

五、盈利预测

陆缆系统:下游行业需求仍然饱满,陆缆行业将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电线电缆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是未来趋势,头部电线电缆企业将在行业整合加剧和行业规模化发展推动下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行业未来将迎良性、可持续的发展。公司拥有多项陆缆核心技术、承接多个重大项目,陆缆产品营收保持稳步增长。

海缆系统、海洋工程:海风补贴退坡后,海风机组大型化、远海化、规模化趋势明显,搭配就地消纳、地方电价补贴等措施,近两年海风降本路径逐渐清晰,超高压交流、柔性直流送出海缆的性价比将逐步凸显。海缆行业壁垒高,竞争格局清晰,公司是海缆行业的龙头企业,随着产能陆续释放,有望享受海风高增长、以及超高压交流、柔性直流方案的双重红利。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557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