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托盘 >> 托盘资源 >> 建立用车和自然的生态共融,比亚迪CTB技
文/夙靳霁
中国汽车工业起始并不算早,但随后的发展进程却足够快,从年开始,中国GDP普遍增长,很多家庭以及个人逐渐完成了经济独立,用车需求大幅涌现。截止到如今,中国GDP稳居世界第二,其中汽车工业带来的经济推动力不可小觑。但车辆的普及逐渐打破了自然生态平衡,为了实现用车生活和自然生态共融,全球将“碳中和”设为目标,并以年为限,欲实现“交通事故零死亡率”。
在这个目标基础上,国内汽车品牌纯电化转型战略就此打响,并且在极短的时间内,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比全球市场61%,位列第一。但是用户的信任和接纳需要用对等的产品力来回馈,因此国内汽车工业向纯电动技术领域全面发起进攻,在这其中,比亚迪处在了领先地位,率先解决了“电池安全性”这一大难点,并以此为基础,发布了纯电车专属的比亚迪e平台3.0。
CTB技术为何优于其它同类技术
在比亚迪e平台3.0中,集成了多项高精尖技术,其中的CTB更是重要的核心技术。CTB是比亚迪的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在市面上的同类技术虽然有着CTC、CTP,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核心差异。CTP技术是将传统的电池包冗余结构件去掉,提升了空间利用率和能量密度。CTC则是将电芯直接融合进底盘,同样为了减少空间占用,但这些技术所运用到的电池在安全性层面依旧存疑。
而CTB和CTC、CTP的不同之处不仅仅在于技术,同时还在于安全性,因为CTB用到了刀片电池,而刀片电池的内部结构为蜂窝铝板。蜂窝铝板的诞生起源来自于蜂窝的启发,人们发现构建成蜂窝的物质并不多,但是在极少用料的情况下具备着极强的抗压能力,因此蜂窝铝板也被工程师所发明,具备重量更轻、更坚固的特性,普遍作用于航天、航空的重要材料。
刀片电池的安全性
同时,刀片电池的安全性也有目共睹,钢针穿刺对于绝大多数电池来说都是极为致命的,分分钟电池起火,甚至是一发不可收拾。然而面对这样的极端测试,刀片电池依旧泰然处之,极其稳定的通过了这项钢针穿刺测试,这无疑是电池安全史上的革命性突破。
纯电动车的电池组下放的优势在于降低整车重心,但如果电池裸露在外,只要遇到磕碰,轻则破坏内部结构无法使用,重则直接起火冒烟。但CTB技术的运用杜绝了这种可能性的发生,它将刀片电池和托盘以及上盖粘连,被夹在中间的刀片电池形成了“三明治”结构,并采用了平铺的方式,使其受力点可以均匀分散开。即便面对重达50吨的卡车碾压,电池包依旧没有产生物理反应,并且重新安装回车身后,可以正常驱动车辆行驶。
CTB技术带来的好处有哪些
因此,刀片电池融入车身结构后,也成为了车体结构的一部分,它的安全性足以使其成为一部分能量传递路径,并且蜂窝铝板的内部结构带有密集的独立空间,对溃散撞击能量起到了关键作用。再加上车体原本的高强刚结构,让产品的整车扭转刚性可以有效提升。
海豹作为e平台3.0的纯电车型,首次搭载了CTB技术,它的整车扭转刚度是N·m/°,超过了大多数燃油车的扭转刚度上限。举个例子,作为百万级豪华硬派越野的卫士是国内知名燃油车型,而它的扭转刚度是在N·m/°,因此,海豹的安全性要比卫士更高,这也意味着在大力撞击之下,海豹可以有效保留车内的生存空间。
CTB技术将整车的结构架进行了重塑,并带来50:50的黄金轴荷配比,可以使车辆动态更好掌控。融合车身结构的电池也将重心居中下沉,不仅可以提升10毫米的垂向空间,同时提升了弯道操控性,打破空间潜力和操控潜力的桎梏,让纯电车也可以拥有操控乐趣。
总结:
基于这样的潜力释放,CTB技术的运用让比亚迪的纯电转型进程正在快速推进,于比亚迪而言,“碳中和”和“交通事故零死亡率”两大战略目标已经明确,在CTB技术运用的安全基础上,比亚迪率先打破电池安全性和车身结构的阻碍,距离目标更近了一步。同样的,在CTB技术对产品的潜能激发下,让纯电动车型的产品优势也将摒弃以往的固有局限,使空间潜力、操控潜力、安全潜力加以释放,为用户带来高品质的纯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