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托盘 >> 托盘优势 >> 护士换药不用推车和托盘遭院感科吐槽,医护
据知名博主
医疗圈那点事微博爆料:一位院感科人员在陪护家属住院期间,发现当值护士在更换液体药时是“用手拿着输液袋/瓶走过去挂上”,而不是“先放在托盘里再用治疗车推着过去”,拔针的时候也嫌护士是直接走过来拔而没有“推治疗车过来”,表示这不符合院感要求。此则消息发出后,引起了热议,不少人纷纷指责这位院感人士要求苛刻
当然评论中也有少数不同的声音,但很快就有人站出来反驳:
平心而论,无论从院感操作规范来讲,还是从护理服务流程来看,这位院感人士的要求似乎都是合理的,但为什么就引起不少人的吐槽了呢?
归根结底,是因为此事件中的院感人士脱离临床,压根理解不了护士每天要换多少水、跑多少路、照顾多少病人,所以才会单纯地站在管理者的身份上,生硬地指责与抱怨。如若每个人都要按照规程来做,面对住院病人爆满的窘境,换药换水的患者那么多,遑论病区里有没有配备那么多治疗车,若配备了这些车又该放哪里?其次有了推车的这个过程耽误了多少给其他病人治疗的时间,还不得家属被骂死;再者每次换包水都要推辆车,对于工作量原本就巨大的护士们,不知道又将耗费多少体力?
众所周知,医疗服务的严谨性、安全性、细致性要求很高,所以在每项操作上都有着严格的流程与步骤,这是一种职业规范,更是一种科学经验。但往往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太多不可控的原因,导致了在执行过程中难以按照规定操作的窘境。医院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检查或比赛的时候是一套符合规范的步骤,在本人实际开展医疗护理服务时又是另一种简化的方法,但不管哪一种,只要是安全、有效、及时的,便不能被指责。这就需要制度、流程、方案的制定者,要考虑临床工作的实际,让操作规范与现实情况切合,避免过程的冗杂、无效与繁琐,使得操作流程更加实用和安全。作为管理者,即使下属有些地方做得不妥,也不能总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审视和评判,而是应按照规范去指导与培训。
管理者只有懂得换位思考,理解临床工作的不易与难处,结合临床实际,既保证医疗护理的安全,又要考量现实的无奈,才能让制度、流程与规范有效的执行,最终达到共同的目标——患者康复出院。希望管理者们能听到临床一线工作者的心声!
图文来源:医疗圈那点事、护理周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