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盘

天下长江口新传奇

发布时间:2023/3/28 19:54:48   

你从哪里驶来?又将驶向哪里?

谁曾挺立船头为你扬帆远航,谁又能说出你曾经的风浪?

不知那满舱的瓷器是哪几口古窑烧制,不知是谁曾盼着你平平安安远渡重洋?

百余年时光早已化作长江口的泥沙,将你出没在波涛中的故事隐藏。

昔日的帆影也随江风远去,如今的上海已经是世界最繁忙国际集装箱枢纽港……

年9月的一天,你首次出现在上海儿女们寻找你的多波束声呐图像中。从此,你有了一个新的船名:“长江口二号”古船。

今年3月2日,国家文物局、上海市政府联合宣布,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正式启动。

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

这是世界首次采用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打捞技术的项目。

这是世界首个古船水下打捞、整体迁移、考古保护与博物馆规划建设同步实施的项目。

一个长江口的新传奇,由此开启。

从一个传说开始的传奇

“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崇明岛的渔民驾船经过长江口横沙岛东北部浅滩水域时,在低潮时会见到有一根桅杆露出水面。所有见到的人都会好奇:它到底是什么?”上海市文物局副局长褚晓波告诉记者,“但一般渔民没有潜水设备,当时社会也没有‘水下考古’的意识,更何况,80年代之后这根神秘的桅杆又消失了,所以就成了长江口的一个传说。”

今天我们知道,文化遗产不仅存在于陆地,还有广袤的水域。但上海会有重大的水下文物吗?

上海已调查发现的古代遗址40余处,从距今年的马家浜文化,历经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到距今年的广富林文化、夏商时期的马桥文化,再到唐宋时期的青龙镇遗址、元代的志丹苑水闸遗址,以及大量的古塔、古墓葬等,虽内涵丰富,但都在陆域。由于我国水下考古开展较晚,过去上海鲜有水下考古的重大发现。

市文物局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翟杨是上海第一位获得考古潜水资质的专家。“真正促动我们重视水下考古的事件是在年,那年有个英国人在荷兰公开拍卖他之前从我国南海偷偷打捞的青花瓷器和金器,那时我们带了3万美元想去拍几件有价值的文物回来,结果拍卖价之高出乎我们的想象,这激发了我们中国人一定要自己发展水下考古的决心。”翟杨说,“年,根据国家文物局的安排,我们上海也开展了水下文物的普查工作。当然,我们的水下文物普查,也是先从陆地开始的。”

年,市文保中心再去崇明岛做口碑调查。翟杨说:“我当时走了3个渔村访谈,当地七八十岁的渔民都说见过长江口有过这么个‘强根’。为什么叫‘强根’?因为曾有渔民看到这根桅杆这么多年一直竖在海上,断定木质肯定不错,就驾船靠近试图砍下桅杆。没想到桅杆很硬,没砍断,于是就有了‘强根’的传说。”

从年起,上海文物局和上海大学等有关专家一起开始进行水下沉船的声呐扫测。扫测结束,在长江口水域发现了多条沉船线索。“这一结果,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看法。现在我们可以说,上海是一个水下文物资源很丰富的区域。”褚晓波说。

年9月3日,市文保中心翟杨和朱滨去长江口一号古船邻近的3处疑点进行扫测,有2处疑点扫测后未发现异常,但有个疑点的多波束声呐图上有突出的柱状,地形上有弧形凸起。翟杨对朱滨说:“这地方有戏。”

次日,为了进一步确认这处疑点是不是沉船,扫测船安上了MS单波速声呐。下午3点24分,下水作业半小时的潜水员出水,但只捞出一根竹竿。是否真有沉船?依然悬而未决。

9月8日晚上9点零7分,潜水员再次下水对沉船疑点进行探摸。5分钟后,潜水电话传来信息,潜水员在水深8到10米处探摸到泥沙覆盖的船体,但感觉沉船体积不大。

潜水员怎么会晚上潜水?黑咕隆咚不是什么都看不清吗?曾在长江口潜水探摸沉船的翟杨告诉记者,“白天下水还是晚上下水,在长江口水下的能见度是一样的。因为江水带着泥沙一路奔袭,到长江口时水的浑浊度非常高,即使潜水员贴在眼前打开潜水用的强光手电,眼前依然是一片漆黑,唯一的办法是用手探摸。所以在长江口潜水,白天还是晚上对作业的影响不大,最主要影响因素是潮汐。长江口一天有两起两落总共4个潮,两个潮位之间的转换期叫‘平潮’,理论上一个平潮期是40分钟,这是潜水员作业黄金期,比较安全,但长江口的水文环境比较复杂,有时只有20多分钟潮水就来了。长江口江水的流速很快,一般为每秒3米,而潜水员作业时水的流速在每秒0.5到1米较为安全。”

第二天傍晚继续下水探摸,潜水员发现沉船有两道隔舱板,隔舱板相距1.5米。第三天上午10点30分,潜水员下水摸到了沉船的挡水板和桅杆。至此,可以确认这是一艘沉船,从此该船有了长江口二号古船这个考古编号。

但此后的进展并不顺利。年好几次下水探摸,潜水员出水带上来的只有玻璃瓶或装盐的塑料袋子。但市文保中心专家坚信这大概率是江水冲刷下来的漂流物,而不是真正的船货。

年11月13日,天气很冷,夜晚长江口还起了大雾。作业的工程船已经出海11天了,按计划第二天就要返回码头,但这趟出海探摸依然没有发现什么文物,无法确认沉船的年代和价值,这让翟杨团队的心情都很沉重。

晚上23时15分,潜水员葛广凯下水。他在距离船头10米的两道隔舱板之间、靠近右舷位置开始抽泥,作业至次日凌晨零点39分,报告说探摸到一瓶状器物,但感觉又不是瓶子。翟杨想,这有点特别,但也不敢抱太大希望,就让潜水员拿上来看看。这器物一出水,翟杨心中顿时一喜:是青瓷,终于拿到了文物,确定沉船年代有希望了!但随即又掉进了“深渊”:这器型没见过,不认识!

一回到岸上,翟杨立马赶到上海博物馆找夏君定研究员,夏老是做瓷器热释光测定的权威。夏老拿到手里一看说,“它看上去像是宋代的,我保证帮你测出来。”第二天,夏老一个电话让翟杨去他的实验室。夏老说,热释光测出的年代不是宋代的,是清代的。翟杨想:清代也比现代强啊!

后来,市文保中心的专家查了很多资料,才弄清这个瓶身和瓶盖连体的原来是个越南生产的水烟罐。

年继续探摸长江口二号古船,但仍未取得突破。凡出海就要动船,一动船十天半个月的成本就不低,“没有真正确定沉船的年代和发现有价值的文物,我们不敢动用国家批下来的打捞经费,全靠局里的费用硬撑着。也幸亏上海打捞局全力支持我们,不计较费用,全力配合我们出船出人出海。”褚晓波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年11月,终于迎来了振奋人心的突破。翟杨在他的工作笔记上记着:“11月14日,星期三,天气多云。”上午9时36分,水流变缓,潜水员下水,继续在沉船船舱里用抽泥管抽泥。10时30分,潜水员在舱底探摸到完整的瓷碗,将其提取出水,为寿字纹碗。然后继续下水抽泥冲泥,11时05分,潜水员在舱底发现有成排的瓷器,将文物提取框放入水中,潜水员在舱底提取文物,然后,将文物提取出水。出水文物有寿字纹碗、八宝纹盘、褐彩瓷杯等文物。潜水员还报告说,水下舱底有大量成排的瓷器,可以断定出水瓷器应为船货。

翟杨立即将出水瓷器照片发给褚晓波,汇报这一重大发现。

但因为在江里埋藏的时间很久,有的瓷器出水时变成酱油色了。市文保中心就将它们送到北京大学考古院,北大考古院有门特殊的技术,就是将瓷器复烧,通过复烧还原瓷器原来的颜色。出水的器物里有一种小杯子,复烧后呈现出苹果绿,杯口还鎏着一道金边,杯身胎薄如纸,非常漂亮。

市文保中心副研究员赵荦介绍说,年出水了完整和可复原景德镇窑瓷器件,主要器型有青花变体寿字纹折腹碗、青花团龙纹盖碗、青花花卉纹碟、青花缠枝花卉囍纹兽耳尊、淡青釉青花人物故事图纹兽耳尊和绿釉杯等,还有墨书“时泰”铭文的木桶等遗物。其中,绿釉杯口沿施金彩,底书矾红“同治年制”篆书方款,为沉船年代提供了重要依据。

首创世界第五代打捞技术

历时3年,在国家文物局的牵头、支持和上海文保部门的努力下,长江口二号古船的重大文物价值终于确定。专家们基本认定,这是我国古代“四大船型”之中的沙船。沙船,最早得名于崇明地方的崇明沙,它的船型特征是船底较平,万一搁浅后可以坐滩而船身不止倾覆,较为安全,故上海及江浙地区船民多选用此船型。清代后期,据说上海港汇聚的沙船有余艘,巍巍壮观。

上海人民没有忘记沙船,早已将沙船的英姿镌刻在上海市的市标上。

年7月10日,本报受上海市人民政府委托,刊出了上海市标设计的征稿启事。

年9月28日,上海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1次会议,通过了以市花白玉兰、沙船、螺旋桨组成的三角形图案为上海市市标。图案中心扬帆出海的沙船,是上海滩最古老的船舶,它象征着上海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沙船的背景是迎着早春,勃勃开放的白玉兰,展示了上海灿烂辉煌的明天。

市以港兴。沙船不仅是船民的衣食父母,还是风帆年代跨洋越海的好汉,是江海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上海从渔村到都市嬗变的最早的建设者之一。

年,在二号古船附近又打捞起了那根神秘消失的桅杆。被砍下的主桅杆长9.5米、直径0.54米。经树种检测发现,是多生长于东南亚的婆椤双。婆椤双为高大乔木,通常可高达40-60米,且木质坚硬。记者请教了崇明本地老人,方知崇明人说的“强根”,其中“强”是“犟”的意思,“犟”在崇明话有“顽固”的意思,用在木材上就是异常坚硬的意思,而“根”的意思是桅杆的“杆”。

专家们还发现,必须尽快打捞这艘沉船。褚晓波说,年最初发现它的时候,船体基本上给江底河床的泥沙盖住了,只露出了一根2米多桅杆。由于长江水流的下切冲刷作用,现在右舷基本上已经露出河床1.5-2米,船体呈20度-25度倾斜。为了防止水流对沉船的冲刷,自年以来,市文保部门在沉船的前方投下了不少每个重达一吨的尼龙“吨袋”,筑起一前一后两道防护墙。“但实地监测发现,头一年投下去的‘吨袋’没多久就散架后被水流冲走了,而沉船的倾斜度正在逐年加大。这意味着如再不打捞,船体就有可能在水流的冲刷下倾覆、散架!”

在充分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上海市文物局决定采用整体打捞的方式,将这艘长38.6米、宽7.8米的沉船从水下整体打捞并迁移到黄浦江边原上海船厂的码头存放、研究,并在黄浦江畔建设一座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古船博物馆。

具体打捞沉船的重任落在上海打捞局肩上。上海打捞局周东荣副局长介绍说,由于长江口二号古船处于长江入海口的特殊水文环境,将它整体打捞迁移的难度比年整体打捞“南海一号”的难度更大。整体打捞“南海一号”的长方形沉箱长度为30米、宽度为10多米、高3-4米,总重达吨。而长江口水流急、河床淤积快,且相邻航道运输繁忙,无法采用围堰开挖或底部穿越钢索形成的沉箱方式,但只有整体打捞才能确保实现文物部门提出的古船安全性、完整性和原生性的要求。为此,上海打捞局组织上海隧道公司和上海电气核电集团等开展联合攻关,首创了世界上未曾有过的“弧形梁非接触式文物整体迁移技术”。该技术堪称“世界第五代打捞技术”:以吨的驱动力在沉船下的河床里打入22根全钢结构的弧形梁,形成一个长51米、宽19米、高9米的弧形沉箱,每根弧形梁及端板与古船体的距离都在2米以上,古船和包裹着它的泥沙、海水将使沉箱的总重量达到近1万吨。

为了确保新技术的可行性,上海打捞局还于年1月和10月进行了两次1∶10的缩比试验,均获得成功。

“我们上海电气核电集团是年9月正式接到了建造弧形梁、发射架和端板等主体结构任务的。”上海电气核电集团副总裁陆冬青说,“弧形梁的直径为19米,唯有核电集团高端技术事业部的一台直径20米的车铣加工中心可以加工。一根弧形梁重达70吨,发射架重达吨,加工的技术精度要求极高。”

上海电气核电集团高端装备工程事业部曾多次为上海隧道制造超大直径的盾构主要部件,技术并不陌生,但制造用于海上作业的弧形梁和发射架还是首次。按照设计要求,海上作业时,发射架要将弧形梁从它内部顶进河床。这对发射架和弧形梁的同心度要求极高,精度要求必须达到0.5毫米,如果达不到精度要求,弧形梁就会在发射架内被“卡死”,无法顺利顶进作业。

如此高的精度要求加工并非易事。年11月23日,加工首根弧形梁时,立车班班长王昌元突然听到立车进刀时刀具发出的声音不对,凭经验他就知道一定是“振刀”了,立即飞奔过去停机检查。王昌元和事业部技术人员携手攻关,经过反复调试,通过添加工装设备、对称焊接等方式增强了材质的刚性强度,圆满地完成了加工任务。

高端装备工程事业部总经理助理曹巍介绍说,加工的端板直径达19米,但立铣车床底盘的直径只有10米,要在“小托盘”上加工“大家伙”,这“找正”的要求很高。为了满足加工件“找正”的要求,他们专门设计制造了重达80吨的工装,克服了大型回转工件的机加工难题,实现了现代制造业服务文物考古事业的跨界融合。

年12月29日凌晨,加工完成的弧形梁在厂区内首次成功地穿过发射架,立即启程前往正等待它一试身手的长江口。

中国水下考古迈入世界一流

年12月23日,随着端板运输到大力号打捞工程船,海上等比例试验正式启动。

“1∶10模型试验验证弧形梁方案可行,等比例试验是同等工况环境条件下的实际验证,以证明设备性能、施工工艺、安全可靠,从而充分保障古船文物的安全。”上海打捞局项目工程师朱小东说。

1月26日上午,海上等比例实验迎来了“决战时刻”——挑战整体起吊。

于长江口进行打捞作业,窗口期是最大的限制因素之一。“起吊过程水下环境必须相对平稳,需要潮水的配合。如果水流比较快,晃来晃去,结构可能会有风险。”朱小东说,“水面之上,同样要看大自然的‘脸色’。当天下午四点左右可能就会出现风雨天气,影响作业安全,后期天气状况可能更不理想。所以,综合研判最佳作业窗口只有26日中午前后这段很短的时间。”

11时许,起吊开始,主吊钩带动左右各四根吊索缓缓提升,从设计、制造到现场施工全程跟踪的朱小东,还是吊索的设计人,此时的他进入了项目迄今为止最紧张的时刻。临门一脚,他担心万一起吊锁具断裂或者其他意外发生,要花很多资源和时间去弥补,损失无法估量。

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水下考古部馆员杨天源也紧张地注视着水面。突然间,水面上露出了黑色的“头”。“出水了!”试验团队都非常激动。端板继续上提,过程十分平稳,杨天源以水下考古人的视角紧盯着端板的渗水、渗沙情况,“完全可以接受。”后来,经过测量,试验装置出水后总重增加至吨,实现了打捞物+周边环境物(水、沙、文物等)“滴水不漏”的目标,将最大程度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的原生性和完整性,保障文物安全。

12时30分,试验装置顺利吊放至驳船底座上,在场的所有人都为试验一次性成功感到自豪,兴奋地跑到大力号甲板上,以端板为背景合影。

这天中午,大力号食堂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就是,“试验成功,回家过年。”

据了解,正式打捞或将在盛夏来临前开启,待沉船出水后,它将“乘坐”上海打捞局为之量身定做的“中部开口”的工程船——如同“袋鼠妈妈”一般,迁移上岸。按照计划,长江口二号古船有望在今年年内完成打捞与迁移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古船的目的地是和它处于同一时期建设的瑞榕船厂1号船坞,和杨浦滨江小白楼做邻居。未来,作为历史建筑的老船坞也将“华丽变身”为沉船考古基地和古船博物馆。考古人员将在这里逐步揭开诸多未解之谜。同时,它还将是一座活态的博物馆,可同步开展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和展示教育,以及考古与非遗活态体验、国际水下文化遗产的科学研究等。

作为世界首个古船水下打捞、整体迁移、考古保护与博物馆规划建设同步实施的项目,上海将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和最好水平,把长江口二号古船博物馆打造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古船博物馆、全球一流水下考古的研究中心、国际航运贸易中心的展示窗口和人民城市“生活秀带”的文化地标,让更多市民游客体验到水下考古的神韵魅力,领悟到中华文明的深厚滋养,感受到人民城市的温暖表情。

褚晓波表示,长江口二号古船是中国水下考古迈入世界一流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这是继35年前发现的广东宋代“南海一号”沉船之后,中国水下考古又一里程碑式的重大发现,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发现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预计船载文物数量巨大的古代木质沉船之一,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在他看来,长江口二号古船保存完整,船载文物丰富,对中国乃至世界的造船史、科技史、海交史、陶瓷史、经济史等学科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为我国这一历史时期大型木质沉船的发现填补了重要空白;为“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黄金水道”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实证;为“一带一路”“海洋强国”和长江文化的建设充实了重要内涵;为“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增添了重要砝码。

特别是对上海而言,长江口二号古船是近代上海作为东亚乃至世界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实物见证,为上海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丰富了文化内涵;为上海强化“四大功能”、深化“五个中心”建设、提升城市软实力增加了文化自信;更为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擦亮“江南文化”名片充实文化资源。

这片诞生了长江口古船新传奇的热土,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进新征程、奋力创造新时代上海发展新奇迹。

作者:本报记者赵征南特约撰稿郑蔚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范兵图/上海市文物局、上海打捞局、新华社等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05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