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四川宋瓷器博物馆游客不多,呆了一下午,也就遇到三三两两的一些散客。有意思的是,居然就听到了两次女士的惊呼:“哇,这么多,像套娃”!无需回头,就能猜到那女士来到了莲瓣盖盌展柜前。想来,当年参与挖掘者也曾发出类似的惊叹吧。相关考古发现年第一版的《龙泉窑研究》一书,收录了林士民的论文《从宋元纪年瓷看龙泉窑生产的制品》,所列纪年瓷中没有发现莲瓣盖盌。该书中提到的各地收藏及出土(水)的龙泉窑瓷器中,除了故宫博物院的一件南宋龙泉窑黑胎青瓷盖碗外,只有陕西略阳八渡河窖藏出土了一套青釉盖碗。当然,书中收录有限,在浙江省博物馆和龙泉青瓷博物馆里,不乏莲瓣盖盌的倩影;各大拍场上,龙泉莲瓣盖盌也不时露面。成都考古研究所易立的论文《四川地区出土龙泉青瓷的类型与分期》里提到,四川多个地区出土了龙泉青瓷器,除遂宁外,还有简阳县东溪园艺场出土了三件盖盌(无盖),邛崃市龙兴寺遗址出土了一件盖盌和器盖的瓷片(如下图)。想不到吧?在龙泉各窑址中屡见不鲜的莲瓣盖盌,在外地并不多见,就连拥有大量龙泉传世器的日本也未有纪录。金鱼村一号窖藏出土数量庞大,尺寸各异,且保存完好的一批南宋龙泉窑莲瓣盖盌,实属难得。莲瓣盖盌配莲瓣托盘吗?这个问题其实包含着两个子问题:其一,莲瓣盖盌配托盘吗?其二,配的是莲瓣托盘吗?四川宋瓷博物馆在展厅中央设置了一个展柜,将33只盖盌按相近的尺寸分层陈列,最大的一只则摆在最高处,极为醒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展柜中的盖盌都只是陈列了盌与盖的组合。其它展柜中,有的则是将盖与碗分开陈列,但都没有带托盘。这就尴尬了,遂宁文物管理委员会发掘报告和《龙泉窑》一书中收录的组合图从何而来?龙泉窑的莲瓣盖盌到底配不配莲瓣托盘?先看看正方观点:这位日本学者的推断过程,颇具代表性。虽然他声称日本没有类似器型,仅根据莲瓣碗与莲瓣盘外均刻有莲瓣这一条,就推断出应当是成套使用。(鉴于此论文发表于上世纪末,我怀疑有些中国学者受其影响。)比如,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学者就在《四川地区出土龙泉窑青瓷的类型与分期》一文中,把莲瓣盖盌称为注碗,而且铁口直断,认为此器型就是与莲瓣纹盘配套使用,类似盏与盏托的组合。再来看看反方观点:龙泉收藏鉴赏实战派专家王帆老师认为,这种把莲瓣盖盌与莲瓣盘组合在一起的方式,实属“拉郎配”。那么,究竟哪种观点更客观呢?先来看一组相关信息:一、金鱼村一号窖藏里盖盌、器盖、莲瓣盘是分开摆放的,并没有组合在一起的原始证据。二、盖盌、器盖、莲瓣盘的数量不匹配。(1)根据遂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日本专家的数据,金鱼村一号窖藏当时出土的莲瓣盖盌有52件,器盖有80件(《蜀地遗珍》书中公布数据分别为盖盌58件,器盖96件),而大大小小的各种莲瓣盘(包括南宋早期金村产品)总共才67件;(2)根据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发表的《四川简阳东溪园艺场元墓》,当时出土的莲瓣盖盌共三件(无器盖),口径为12.2厘米,但如《龙泉窑》书中与盖碗组合在一起的III式莲瓣盘共有30件,其中口径23厘米的有17件,口径14.5厘米的有10件,口径12.5厘米的3件。貌似其中14.5厘米的盘子与12.2厘米的盖碗比较合适搭配,问题是,10件配3件,合适吗?三、中国美术学院竺娜亚的硕士论文《遂宁窖藏南宋龙泉青瓷莲瓣碗的研究》中进行了统计,仅12厘米以上口径的莲瓣盖碗上的莲瓣数量就分别有从13瓣到20瓣共8种,且刀法虽然相近却小有不同。根据我的观察,那些盘类的莲瓣数量也不是定数(老眼昏花,隔着玻璃实在没法一一数清),如果说是成套使用,在各自的莲瓣数量上是否该对应呢?四、前述的故宫博物院和陕西博物馆的莲瓣盖盌均不见有托。说了那么多,究竟有没有托呢?多方请教,得出的答案有点出乎意料:可能有托,但并非一些专家想当然所以为的:莲瓣盖碗配莲瓣盘。据一些龙泉藏家告之,这种莲瓣盖盌出土时大多并不带托,极个别有托的,是一种折腰六出花口盘。这风格,是不是有点混搭?器型起源和功用联想莲瓣盖盌属于龙泉窑的大宗商品,在金村、大窑、溪口、东区等各窑口都有烧制,究竟源于何时,尚未考证,但从下图可以看出,其器型明显是受到金银器的影响。(何家村唐代窑藏莲瓣盖碗,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来源于网络)类似的器型在南官中也能见到。金鱼村一号窖藏出土的盖盌最小口径为8.3厘米,最大口径为13.8厘米。这两种口径显然并非此器型的上限和下限。(南宋龙泉窑盖碗,口径17公分)(南宋龙泉窑盖碗残器,口径近30公分)口径相差如此之大,以至于要准确称呼其名都难,小的或可叫盖杯,大的或可叫盖碗,姑且含糊点,以盖盌统称了。(盌,古文同碗,《吴志·廿宁传》中:“孙权特赐米酒众肴,宁先以银盌酌酒,自饮兩盌。”)据考证,口径8厘米左右的盖盌可用于饮茶。那12厘米以上的呢?恐怕是不适合饮茶了,那么大只盌捧在手里,当真是牛饮了。也有朋友认为大的可能是盛羹汤之用。无论盛汤还是盛茶,想来,盖盌盛装热的流质食物可能性较大。用托,也在情理之中。只是,会不会如明代以后,发展出一盏配一托,类似三才碗之类呢?我认为可能性虽然有,但不会是普遍现象。原因有三:一、稍稍留意两宋茶史,就知道当时茶器中有专门的盏托,托盘有高足,盘中央有小圆座,中空,可以把茶碗放凹处。茶盏托材质较多,有金银制、琉璃制、漆器制、甚至犀角制,当然也有大量瓷器烧制,其中就包括了龙泉窑。(图片来源于网络)从龙泉各窑口的考古发现看,不仅宋代烧制专门的茶盏托,到了元、明都还有烧制,说明使用高足茶盏托才是比较普及的。二、从《龙泉窑》一书中收录的各地出土龙泉器物中可以看到,云和曾出土两件北宋的托盏,其中一件就是六出花口形的。六口花口器型同样源于金银器,是为了防止变形而设计的。金银器中花口器型常见,瓷器(包括龙泉)有样学样,生产大量花口器型也属正常。南宋龙泉窑器物中,仿金银器造型的,相对档次也较高。档次高,价格自然也不菲,就像我们现在买车,同一款车型,一些高档配饰只是供买方选购的,并非标配。三、众所周知,龙泉盖盌的盖与盌是子母口同时烧制,可谓血脉相连。托就不同了,并不会与盌一同烧制。龙窑特性决定了不同窑位所出器物色差较大。想做到完全的匹配,是有相当难度的。由此认为,托与盌未必是一对一的。托上既可摆放盖盌,也可摆放其他器型的杯碗之类;反过来,盖盌与托既非原配,自然就没有必要一定要摆在一起。莲瓣盘的功用至于莲瓣盘,想来无非是盛装食物之用。特别是口径较小的盘子,用来装茶点的可能性较大。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器物和物账碑可以看到,地宫中有一套唐僖宗供奉的茶具,其中有一套琉璃茶盏配琉璃柘子,还有十只银盘,是装茶点之用。这一点,从宋徽宗《文会图》上也可看出一二。四川宋瓷博物馆中布设了一个宋人餐桌场景。当中的景德镇大盖碗可看作共用的汤盆,龙泉盖盌则是一人一盅。此景虽然不完全似《文会图》,但皇帝老儿的宴会也不是想学就能学得来的。综上所述,龙泉莲瓣盖盌未必一定有托相配,至少,莲瓣盘不是其标配。据说巴蜀是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而网上铺天盖地解释说盖碗茶起源于唐代四川节度使崔宁之女的发明。宋瓷博物馆没有沿用三十多年前的观点,也没有受这些情愫的影响,硬生生上演一出“拉郎配”,这种严谨的态度,值得我辈学习。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jg/6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