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盘

清明上河图里到底有多少人他用超细读

发布时间:2024/8/30 17:44:26   
擅长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yyzj/260588.html
本文转自:顶端新闻顶端新闻首席记者王峰实习生李玉琪文出版方供图影像:李沂伦司佳琪“艺术固然藏于庙堂高阁,但更要活在世道人间,为这种贴近普罗大众的解读鼓掌。”这是《清明上河图:宋朝的一天》的一位读者留言,这本书以“超细读”的方式,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解读了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很多人对这副国宝级名画的印象是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这幅画的鼎鼎大名,陌生则是因为除了名气之外也说不出更多内涵了。编辑从十几个副书名中反复商议,最终定为“宋朝的一天”,认为它更贴近现代日常百姓的生活,以大众视角去理解和概括这幅画。《清明上河图:宋朝的一天》是河南美术出版社“读懂中国画”系列中的第一部,作者田玉彬不但是专业作家,又在中国画研读领域深耕多年,他精心设计了36个小节,从画卷开始的驮炭小驴队读起,陪读者欣赏了画中上百个精彩细节。比如,《清明上河图》里一共有多少人?作者设定了一个标准,露半个身子,露一截衣袖都算一个人,这样统计出来的结果是人。还有,饭店前的外卖小哥、码头上搬运货物的计件工、井台上的男人、趴在地上睡觉的快递员、在街边买花的大叔……一个个被作者提炼出来的细节是如此有趣。作者还揭示了这幅画表现的不仅仅是繁华的宋都汴梁的城市风貌,马为何而惊?柳树为何是断的?虹桥下的大船暗含怎样的危机?等等这些隐藏了千年的秘密。近日,在接受顶端新闻记者专访时,作者田玉彬介绍,驱使他写作本书的动力是“最大的好奇心永远得不到满足”。“读懂中国画”系列接下来的计划是《洛神赋图》,河南美术出版社将继续在画中解读“曹植的爱情”。作者田玉彬不但是作家,也在中国画研读领域深耕多年网络信息不应该是学术史料的主要信息源顶端新闻:在写这本书之前,都做了哪些功课,做到史料准确?田玉彬:我写书的自我要求是尽量少出错、最好不出错。不过话说回来,我认为有的错误是可以原谅的,比如有争议的“错误”,或者因史料残缺导致的“错误”;有的错误不能原谅,比如因疏忽、懒惰导致的本来可以避免的错误。尽量减少后一类错误,这应该是学者的一条基本自律。但现实是常常令人悲观的。我知道有老师会拿网上搜索来的资料,直接照搬给学生用,即使那资料存在明显错误。我不排斥网络搜索,但是,无论是网络搜索,还是纸上检索,都要对所用资料,有一个基本判断,看看真伪,看看错误。当然,信息源的可靠度也十分重要。有一次有人质疑我书中的某一处内容有错,他提供的依据来自于某度和小某书,我们不能一概说来自于它们的信息都不可靠,但就学术史料来说,它们至少不应该是主要信息源,而且事实上很多时候其史料类信息可靠度确实比较低。如果遇到史料可疑的情况,我一般会查找古籍,从古籍中直接找到原文,与其他资料核对。比如,《清明上河图:宋朝的一天》中,我使用了北宋司马光《司马氏书仪》古籍书影,为了让读者看到原始出处。即使不在书中使用书影,在需要查证原始资料时,我也常常会找古籍原文来核对。我自己有一个比较庞大的古画、古籍资料库,检索起来比较方便。为写书而做一个左右逢源的资料库,算是非常重要的功课吧。记者:写这本书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田玉彬:每个阶段都有它的“最大困难”。在修图阶段,最大的困难曾经是修复、优化的技术。后来我的修图技术比较成熟了,工作量巨大又成了最大困难。比如像《清明上河图》这样的千年长卷,我用电脑工具“洗”去它的昏黄暗沉,需要很多很多道工序。为了让读者看到清晰的细节,很多时候我会把主要图像抠出来。抠图时,我希望就连须发这类很难处理的细节也保留下来,所以花费的时间就更多了。既然这么费力费时,为什么还坚持下来?因为把图做好以后,成就感是非常大的。书中用的图是我自己做的吗?是的。我自己亲手做图,这一点可能和很多作者不一样。在研究阶段,研究方法曾是最大困难。后来,我有了自己的研究方法以后,再好的方法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成了最大困难。比如,画中能依稀看到又不能十分确认的图像细节,用方法解决不了问题,就只能靠猜。而如果仅仅是猜,又让读者感到太随意。举个例子,《清明上河图》中,在城门外递铺门前坐着一个人,他手里有一个托盘,托盘里有一尾“鱼”。这条鱼很奇怪,它为什么出现在那里?这就使我特别困惑。实际上,那条“鱼”非常小,如果不是用电脑放大,很难注意到它,可是一旦你注意到它,就忘不掉它,总想知道它到底是什么,又有何意义?有人或许会说,“既然说不清楚,那你可以不说。”但是我又忍不住好奇。所以说,好奇心可以使你遇到很多困难,其中的最大困难莫过于好奇心有可能永远得不到满足。希望读者从书中体会到张择端的人文精神记者:你最希望读者能够从书中get到哪些点?田玉彬:概括来说,有两点吧。第一点是,希望读者能够体会到本书认真读画的态度。似乎有不少人下意识觉得,不过是画而已,有眼睛就会看。实际上,你有“看”的行为,不一定有“看见”的结果。比如,《清明上河图》中一个白衣人脸上疑似戴着面具(或者叫“眼纱”),我看《清明上河图》看了很多次,有一次做图时,把那个人头部放大很多以后才注意到。这个面具显然是重要的细节。再进一步说,看见了,不一定看得懂。比如,这个“面具”,表示什么意义?我在书中提出了这个细节,非常高兴的是,有一位读者给我提供线索,说我书中提到的那个“面具”,有可能是古人戴的眼罩,也叫眼纱。这真是太棒了,是吧?作者认真,读者也认真,然后我们一起发掘出更多知识、得到更多乐趣。我与读者,因为共同的认真和热爱,成为知交,多好啊!第二点是,真正体会到《清明上河图》的伟大。大家知道,《清明上河图》不光有北宋本,还有明本和清院本。很多人以为明本和清本是对宋本的临摹,实际上,宋本与明本、清本是不同的,特别是在精神气质上,可以说是云泥之别。宋本,也就是张择端的原作,在精神上具有几大特点:1.对社会问题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687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