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盘

东京中央3月春拍明日3月19日东京站

发布时间:2023/5/9 19:26:39   
得了白癜风好治吗 http://m.39.net/disease/a_5602607.html

明日乃东京中央春拍东京站文房古玩专场,将呈献多个瓷器、文房珍玩小专场,以下为精选佳品。20号将由香港接力,文末有是次春拍各专场日程,方便藏家按图索骥。

明清重要瓷器专场

清雍正粉彩过枝桃花图纹碗

「大清雍正年制」款

H:6cm;D:15.5cm

来源:神户地区重要藏家旧藏

参阅:《陶磁大系清の官窑》杉村勇造着,株式会社平凡社発行,No.12

此碗敞口,弧壁,圈足。胎体细腻纤薄,釉质润白纯净,造型雅致端庄,画面布局疏朗有致层次丰富。底部有大清雍正年制双圈楷书款。清陈浏《陶雅》云:雍正官窑之大小盘碗白胜霜雪,既轻且坚,上绘彩花数朵,每一朵横斜萦拂婀娜多姿,笔法绝不板滞。(图片1、2)

此碗所用之过枝绘法为雍正时期官窑爱用。清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载:「过枝者自彼而达于此而枝叶连属之谓也,成化开其先,雍正继其轨」、「雍窑多画翠竹,碧桃又有兼绘釆凤者。」(图片3)

此碗正是以碧桃为主体纹饰。器外壁绘树干两株,一株以蓝绿彩料搭配珠明料勾勒出树干之屈曲遒劲,另一株为以褐色彩料描画树干之立体。枝干上花朵花蕾错落有致,分为二色明艳动人。枝干越过碗沿后,生机盎然,枝花蜿蜒于碗周内壁,内外浑然一体,繁华更盛。谓花枝过墙,长治久安之吉祥寓意。

雍正官窑粉彩以精巧细腻著称于世,讲究自然变化,具有雅致高贵,清简明晰,细而不凡的美感,备受推崇。《陶雅》有载:「粉彩以雍正朝为最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艳夺目,工致殊常」。可谓粉彩瓷器之顶峰。此碗正属雍正时期粉彩过枝碧桃纹品类不可多得之精品典型器。(图4)

漆彩芳华:日本诸藏家旧藏漆器专场

明初杨茂造款剔红花卉雕葵瓣式盏托

元-明张成造款剔犀如意纹盏托一对

①H:6.5cm;D:16cm剔红②H:7.5cm;D:16.5cm剔犀

款识:杨茂造(剔红)张成造(剔犀)参阅:《唐物漆器徳川美术馆名品集》徳川美术馆编集発行,年4月12日,P15,No.9(剔犀),P40,No.55(剔红)本拍品由元明雕漆盏托两件组成,器一为元代剔犀雕如意云头纹,器底内侧有针刻「张成造」款。盏托上为钵形,下承托盘,圈足外撇。内为黑漆,外雕刻剔出如意云头纹。明代黄成《髹饰录》载:「剔犀有朱面,有黑面,有透明紫面。或乌间朱线,或红间黑带,或雕(黑户)等复,或三色更叠。其文皆疏刻剑环、绛环、重圈、回文、云钩之类」言,多层漆色清晰可见,刀法有力,立体柔和。器二为剔红雕花卉纹,器底内侧有针刻「杨茂造」款,盏托上为钵形,下承托盘,圈足外撇。杯内为黑漆,外采用雕漆剔红工艺,剔出缠各式花卉纹,具有浮雕效果,叶脉、花蕊清晰。

元代雕漆在唐宋雕漆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成就非凡,名家辈出,张成、杨茂、张敏德均为技艺高超的制漆巨匠,据《嘉兴府志》记载:「张成、杨茂,嘉兴府西塘杨汇人,剔红最得名。」张成与杨茂之漆器,不仅为皇家收藏,更是在元明时期就成为行销海外之爆品。

中国剔红技法,传入日本以后,称剔红为「堆朱」,并各取二人名称一字有「堆朱杨成」之称。

中国国内传世之「张成造」「杨茂造」之漆器极为少见,除故宫博物院所藏两件以外,安徽博物院藏有一件「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一件剔红曳杖观瀑图盒亦为「张成造」。故宫博物院藏杨茂造「花卉纹剔红渣斗」及杨茂造「山水人物纹剔红八方盘」等,仅此数件而已。

本拍品二器共置一箱,为早年日本名家旧藏,历经数百年珍藏于世,且成对出现,堪为时间少有,且二器品相极为完好,堪为同类传世器物之珍品,机缘难得,可宝可藏!

来历:关西茶道世家旧藏

大阪某私立美术馆旧藏:汉代艺术品专场

汉代铜鎏金龟形镇子

L:8.5cm;W:5cm;H:3cm

来源:大阪某私立美术馆旧藏

外配日本制桐木盒

战国青铜错金银卷云纹兽首形辕饰

L:10cm;W:6cm;H:7.9cm

来源:大阪某私立美术馆旧藏。

此器青铜错金银工艺制成,器呈马首形,其头、颈错金饰卷毛纹、鳞纹,比例均衡,使其栩栩如生,立体感极强,金银两色交相辉映呈现出及其华美的风格,制作之精美叹为观止。此器为马车车用装饰,装配在车辕的前端。辕饰是一种车饰,装饰在车辕上,既是出于美观的需要,也是出行时吉祥的祝愿,更是古代权贵地位级别的体现。

同类器物可见与年河南省辉县固围村出土之青铜错金银卷云纹兽首形辕饰(高8.8cm、长13.7cm、管径4.8cm),此器物陪葬于战国中期魏国贵族墓,此墓是目前所知魏国墓葬中规格最高的一座,出土的器物多工艺考究,精美绝伦,代表了魏国青铜器铸造及错金银工艺的最高水平。本拍卖器物之器型及制作工艺与出土之国宝极为类似,以兹参考!

参阅: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战国马首错金银辕饰

西汉青铜错银熊

L:6.3cm;W:3cm;H:3cm

此器青铜铸造而成,作熊形,外以错金银工艺装饰,整体锈色青绿,苍古自然。此熊形体浑圆,双耳直立,小眼圆睁,炯炯有神,短粗而有力的四肢负载着肥硕的身体漫步前行,似乎在寻找食物,器物完美的表现了之熊“憨笨”的姿态,尤其在所错银毫的衬托之下,更显得小熊活灵活现,可爱至极,堪为汉代青铜仿生小件之精品。

西汉青铜错金熊

L:7cm;W:5cm;H:3cm

先秦两汉时期,熊有着非常神圣和崇高的含义。熊在汉代是力士的象征,它不仅仅是人们狩猎、豢养、搏斗的对象,也是人们崇拜、祭祀的偶像。所以在汉代的诸多祭器,珮件,车饰等,均有熊形器物的出现,同时,在近几年的诸多出土文物中,均能看到熊形器物。本件器物形态虽小巧可人,但其重量颇为压手,在汉代当为镇子所用,多用来在地席之上以作镇子之用。器物外配日本制桐木小盒以作收纳,品相极为完好,为难得一见之汉代青铜珍玩,可宝可藏。

西汉白玉圆雕熊

L:8.5cm;W:4cm;H:4.7cm

此器白玉圆雕而成,作熊形,白玉质地温润,沁痕自然,古朴典雅。器物以圆雕工艺作熊形,尖首圆眼,双耳后抿,体态肥硕,前腿直立,后腿微屈,呈慢步行走之状,流畅圆润之线条,将熊之浑圆体型完美的展现出来,体现了熊之笨拙之美,但在其笨拙之体态中,又可以看到期内在的动感,使得整个器物极富张力。此器整体品相保存极为完好,为集极高历史,艺术价值与一身的少见汉代玉雕精品,外配日本定制桐木箱。

熊在汉代是祥瑞威武之兽,故汉代公卿、列侯都乘坐有熊轼的车辇,以取祥瑞威武之意。而在目前的汉代玉雕藏品中,熊是最为罕见的。有明确出土地的汉代玉熊,至少是王侯级。其中最有名、堪称国宝级的,当属年咸阳市汉元帝礼制建筑——渭陵遗址出土的玉熊(高4.8、长8厘米),现藏于咸阳博物馆,此起与本拍品无论材质还是雕刻手法,都极为相似,兹可比对参考。

参阅:咸阳市渭陵遗址出土

现藏咸阳博物馆西汉白玉熊

汉代石雕凤纹三熊足圆砚

①L:14.5cm;W:14.5cm;H:10cm

②L:3.3cm;W:3.2cm;H:2.6cm

来历:藤原集古堂旧藏

西汉铜鎏金牛形带扣

L:9.8cm;W:5.5cm;H:0.5cm

此带扣青铜质,外鎏金装饰,以镂空模造一只健壮公牛,两犄角上挑,牛身下压,四脚粗壮呈发力状,极为写实生动。背后有方形带入两个。

秦汉时期的诸侯王用牛做郊祭,同时牛在实际生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耕作,运输的作用,所以上层社会以牛作为尊贵身份的代表,尤其在秦汉时期的云南古滇国地区,更是以牛为部族国家的图腾,牛的形象出现在了这个时期的各类青铜器物,车马件及各种服饰之上。级别较高者多以鎏金,错金,嵌宝等工艺制成。本带扣外部鎏金,色泽金中稍泛红色,金层厚重,堪为汉代青铜鎏金器物之典型器物,可宝可藏。

关东某藏家同一收藏专场

北魏石雕双佛

H:29cm

来源:下村观山旧藏

下村观山(-年),日本明治末期至昭和初期的著名画家,本名晴三郎。参与创立日本美术院,与菱田春草、横山大观等致力于新日本画运动。作品综合了大和绘、宗达光琳派和宋元绘画等风格。

汉绿釉农舍摆件

L:23.7cm;W:17.5cm;H:14.6cm

出版:《创业七十周年纪念龙泉集芳·第一集》P60.No.年

雨宫氏旧藏

古代瓷枕同一收藏专场

北宋张家造款白瓷刻荷叶形牡丹纹枕

「张家造」款

L:25cm;W:30cm;H:15.5cm

来源:雨宫旧藏

参阅:《磁州窑·陶瓷大系39》昭和四九年一月二五日出版第一刷发行,平凡社p90

此枕为荷叶形,瓷枕造型优美,枕面宽阔半悬,状如如意云头,两端上翘,起伏较大。相比较而言,下承高台座就显得较小,台座底部靠上位置有一小而圆的通气孔。枕面刻有牡丹花纹,日本学者称其为「台付枕」。宋金如意枕基本有两种形制,一种为整体作如意状,另一种则为枕面如意形、下承高台座,拍品即为一例,多属北宋至金代早期,制作和保存的难度都大于前者,装饰工艺多采用白釉黑彩。

据《磁州窑「张家造」与「王氏寿明」窑戳考》(赵学峰)一文考知,张家窑是磁州窑场中延续生产时间最长的一家窑场,“张家造”亦为当时最有口碑,最具代表性之窑戳,所出之品,均质量上乘。据此器之窑戳可知,其为张家窑中期器物。

文房聚珍

清乾隆白玉雕仿青铜绳纹出戟龙钮四方炉

L:13cm;W:6cm;H:22cm

此器择和田白玉整雕而成,器呈四方,双耳冲天,下承四足,作仿商周青铜鼎形,上配镂雕盘龙钮盖。香炉玉质洁白,温润如脂,主体雕饕餮纹,谷纹等,周围雕以绳纹围就,腿部出戟,四周雕以乳钉纹;炉盖主体亦雕以绳纹及谷纹等,其上镂雕苍龙盘卧。香炉下有紫檀雕四方台座,其雕刻风格与香炉之纹饰相同,当为原配无疑。外配原装木箱。

清宫仿古玉器向来有“造化神秀”之誉,基本为宫中造办处制作。清代仿古玉器以乾隆朝为代表,器型种类和数量较前几代为多,风格也更多样化。乾隆时期的仿古玉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按照商周时期的玉器规格仿制古彝,另一个则是仿制汉代时期的玉器制式和风格。尤其在玉器规格仿制古彝方面,它继承了明代仿古彝玉的某些制造风格,但是没有完全拘泥于形式,而又有所发展,在器形花纹方面相对于明代更具有折中性,不仅仅限于对某一件器物的模仿,还往往在仿制的玉器下面镌刻仿古款识加以标明。这种玉器的仿古,实际上只是一种口号,并非真正按照某一器物忠实模仿。

譬如本器便是如此,本器形为商周四方鼎形,其纹饰以饕餮纹为主,但饕餮纹却有变形,独具时代特征,另雕以绳纹,此绳纹则为春秋战国常见纹饰,上配之龙钮盖,完全为乾隆朝风格,如此组合堪为独具匠心。整体而言,此器雕刻工艺精湛,极为端庄华美,为典型的清乾隆宫廷之作,历经数百年传世,品相完整如初,极为难得,可宝可藏。

一期一会听茶闻香

初代藏六纯银中西耕石画獣口京都三景雕壶(共箱)

器身铭刻:戊辰之季冬日蔵六造并刻宇治暁光戊辰冬日耕石栂尾秋色耕石建仁竹凉耕石写 

箱款:戊辰之季冬日耕石先生画题蔵六造并刻此银瓶先人蔵六翁造作耕石翁茶々三景会心无类物真一品也大正甲子□□蔵六観

H:17cm;g

初代秦藏六是秦源平之子,出生于山城,最初的名字是秦米藏,年少在著名的龙文堂门下师从安之介学习铸造器物。后期金工技巧纯熟,独自研究中国青铜器,之后独立开业。身为日本金工代表,秦藏六亲自制造了江户时期孝明天皇的铜御印、十五代将军德川庆喜的大将军黄金印、明治六年天皇御用国玺等,其经典之作便是兽口壶。

中西耕石名寿平、后寿。字亀年。别号竹叟、筌冈。擅长山水画、花鸟画,并流传很多佳作。与同时期的著名画家日根对山、前田畅堂并称“对畅耕”秦藏六精通历史、诗文,此壶雕刻功力精湛,一刀一刻皆不凡,搭配中西耕石的绘画,相得益彰,此番与初代藏六的合作更是让此壶成为绝世之精品。

京都驹井制铁地金象嵌「金阁寺宫岛」风景図香箱

器身铭刻:大日本京都住驹井制宫岛金阁寺

L:10.5cm;W:7.3cm;H:11.5cm

驹井家在京都代代以刀匠为家业,技艺以金银表面的精细雕琢和象嵌工艺著称。驹井音次郎,十三岁拜师三崎周助学习镶嵌细工,明治九年颁布废刀令后,其将在制作刀剑的工艺,即金银镶嵌细工,运用在制作欧美人喜欢的摆件、饰品及花瓶等,转而投向海外市场。观看以往世博会出展目录可以发现,作品包括宝塔形摆件、盆、箪笥、手箱、花瓶、皿、宝石箱等等,以小型器物为主。纹饰象嵌技法精湛高超,可谓毫无破绽,令人赞叹不已,48岁前,驹井的名字很少出现在日本及国际艺术家的名单中,但他对工艺的坚持与执着,最终发光发热,得到市场与艺术史的认可。在日本,台湾,英国,美国,澳洲,加拿大等世界各地多处的知名美术馆中也都收藏驹井的作品。

此次的拍品为其作品中的佼佼者,通体精工细作,规律排列各色修饰图案,富丽堂皇,提手亦饰有纹样,上下呼应。盒前后绘有广岛「宫岛」与京都「金阁寺」的美景,美轮美奂。盒右侧为驹井署名。盒内部的装饰更是让人应接不暇,高贵典雅。

清雍正仿汝天青釉蒜头瓶

底款:「大清雍正年制」款

尺寸:H:28cm

清代粉彩过枝桃花灵芝纹盘

H:10cm;D:54cm

来源:日本东京某藏家旧藏

注:藏家陈列室照片

此盘器型大气端庄,胎体细腻纤薄,釉质润白纯净,构图疏朗有致,笔触细腻雅致。底部有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双圈楷书款。

器外壁绘屈曲遒劲主干一株分叉数枝,花朵分为二色,明艳动人。以褐色彩料妙笔皴染出苍雅浑厚灰褐树干主体,树干点染绿釉上加染白料之青苔,横欹生姿。蓝褐彩料搭配珠明料勾勒出的分叉树干,其上梅花填绘玻璃白彩,朵朵宜人,尽显冷香丰韵。灵芝二朵寄生梅干上,厚实茁健,质感如真,如意吉祥。红白二梅蜿蜒上沿与风姿绰约牡丹高低呼应。余白之中蜜蜂二只,蜂腹之绒毛亦刻画入微,动静相映,展现画面之生命张力。其布局构思精巧,内外图案既独立成章又浑然一体,令人叹绝。

谓花枝过墙,寓长治久安之吉祥意。故饰过枝之器,皆品质非凡。清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载:「过枝者自彼而达于此而枝叶连属之谓也,成化开其先,雍正继其轨」此种花枝或花茎自圈足与外壁交接处拔地而起、顺势而上并延至器内的过枝花,若要获得本器般处理得行云流水,唯有画技卓绝者方可为之。凡运用此法之器,皆品质非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462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