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盘

从宗庙到文房2022年5月齐仕阁中国艺术

发布时间:2024/1/22 12:57:01   

英国齐仕阁拍卖行(Chiswick)将于今年5月16日举行中国古代艺术品拍卖,以单色釉瓷器为主,兼有晶玉料器,竹木牙雕以及青铜器,最令人瞩目的拍品,是几件高古青铜器和文房精品。

Lot48

周早期铜三足鬲

直径:15.3cm重量:g

此件西周三足鬲,乃西周早期器型,通身装饰直棱纹。它的珍贵之处在于口沿部又一圈铭文:「唯十又二年正月初吉,周伯父作尊鬲,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此铭文说明这件器物的作器者,是周初的某一任周伯,制造这件器物用于宗庙祭祀。在西周,维系社会的是宗法制度,天子将亲属和有功之臣分封到各地,以血缘为纽带,以礼制为典范,故而这类用于祭祀的青铜器是当时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朝之后,礼乐制度被后来的朝代继承,在中国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件青铜器就是这一时代礼乐制度的见证。

到宋代的时候,随着古代铜器大量出土,学者开始研究古代青铜器,其中流传至今的重要著作有聂崇义的《三礼图》、吕大临的《考古图》等。

宋代宫廷非常注重青铜器的收藏。有趣的是,宋徽宗敕撰的《宣和博古图录》中收录过类似器型和铭文的器物。这一好古风气直接引导了宋代审美的复古风潮,这风潮在文人雅士之间风行一时,直接影响了宋代及以后文房器物的生产。

元明之际的文人,延续了宋人对古代青铜器的喜好,并且制造了一些装饰有古代图案的新型器皿,比如铜瓶之类,明代王士性的《广志绎》提到:「即物有雕镂,亦皆商周秦汉之式」。本场拍卖带来一系列元明时期制作的仿古铜器。

Lot36

元铜仿古纹瓶

高度:17.3cm重量:g

Lot37

元/明早期铜海水锦纹双耳尊

高度:33cm重量:2.4kg

Lot41

清铜觚式瓶一对

高度:10.8cm重量:g

Lot42

明铜仿古纹托盘,「子永用宝父作皇考」款

长度:28.5cm重量:1.1kg

这类仿古器物不再作祭祀用途,而是单纯作为文人案头的玩赏之物,以示物主的高雅品位。

明清时代另一铜器制作高峰则是铜炉。这类铜香炉大多脱胎于鼎这一器型,尤以宣德年间制作的最为著名,所以后世对这类铜炉泛称为宣德炉。本场拍卖中有两件这一时期的铜炉。

这两件铜炉并不是常见的宣德年号款,其不同款识体现了那段时期的创作自由度,更能说明文人群体独立的审美品味。

Lot38

清四足铜炉,「十弍楼」款

阔度:15cm重量:1.20kg

Lot39

十七世纪铜莲池图纹香炉,「松月侣」款

阔度:17.4cm重量:1.35kg

本场的另一看点是单色釉瓷器,随着近年鉴赏家研究更为深入,单色釉瓷器愈来愈受市场追捧。在明代诸多讨论古董的著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当时的文人也偏爱单色釉瓷器。

明代以来,文人逐渐重视瓷器收藏,当时已经将瓷器纳入古董范畴。明初曹昭《格古要论》提到,古饶器、也就是饶州府所产的瓷器,其实就是今日所说的景德镇瓷器,在时间上包括了宋元明三朝,也就是说当时所指的也包括湖田窑等景德镇早期瓷窑的产物。

书中提到「体薄而润最好,有素折腰様,毛口者体虽厚,色白且润尤佳······有青花及五色花者且俗甚矣」。按照当时文人的观点,纯净且光润的素色瓷是上品,青花五彩则被认为俗气。

以下拍品是一件宋代湖田窑青白瓷,按照曹昭的标准,可称上品。

此外,这件青白凤纹碗也有经得起推敲的历史来源,在年苏富比的拍卖中以44售出,此数字以当时标准衡量算是非常可观的。

Lot60

宋青白凤纹碗

直径:17cm

来源:英国私人收藏,年2月16日以61购于S.MarchantSon,之前由Marchant在年10月29日苏富比拍卖以44购买,最早由MrsAmberBlancoWhiteOBE(–)女士收藏A.BlancoWhite。

此件青白瓷年以61购买于伦敦著名古董商S.MarchantSon。

S.MarchantSon收据

在本场拍卖中也有一些非常精美的文房陈设,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对于精致生活的追求。如下列一件非常精美的海棠形贴簧笔筒:

Lot5

清十九世纪早期竹贴黄雕荷塘海棠式笔筒

尺寸:18.7cm

贴簧工艺是将毛竹去皮,刮削至只剩内侧薄薄一层竹簧,将之贴在胎体上再雕刻而成,工艺繁复,可称珍品。

Lot

约清雍正青釉鱼缸,「大清雍正年制」款

尺寸:高度:33cm,直径:42cm

此次拍卖中还有一件色泽清丽且硕大的鱼缸,金鱼的驯化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在明清两代非常流行饲养金鱼,明代晚期文震亨的《长物志》中就提及有些品种的金鱼「最宜盆蓄」,通过这件精美的鱼缸可见当时的生活趣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6365.html
------分隔线----------------------------